姚志勝:香港轉危為機 需處理五大關係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長期以來在區域乃至全球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然而,近年來國際形勢多變,中美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等外部因素,對香港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轉危為機」,成為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姚志勝先生提出「處理好五對關係」的理念,強調香港必須在內外兼顧、穩健與開放並行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政治安全保障經濟發展

姚志勝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是中央對香港的基本要求。國家安全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的前提條件。正如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所言,「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這意味著香港必須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基礎上,全力推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1]。

當前國際環境下,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不僅影響全球經貿秩序,也為香港帶來不確定性。面對這一局面,中國堅決反制並積極維護開放公平貿易的形象得到廣泛認可[1]。這為香港開拓美國以外的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特首李家超出訪中東等地區的行動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

發揮「超級聯繫人」與自由港優勢

面對外部壓力與挑戰,「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成為香港化危為機的重要支撐[2]。經民聯等團體建議特區政府應充分發揮國際金融、航運及貿易中心的地位[2],將危機轉化為機遇。

莊太量教授認為,「中間人角色」和自由港地位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所在[3]。即使在美國發動關稅戰的情況下,維持零關稅政策不僅有助於吸引購物旅客和投資者進入本地市場[3],更能協助內地企業走向世界舞台。「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讓香港能夠連接內地與海外市場資源流動;而「超級增值人」則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價值鏈的能力。

此外, 單靠自由港地位未必能完全彌補因美國市場波動帶來的缺口, 因此需要積極拓展東盟、中亞等新興市場, 同時加強支援本地中小企渡過難關 [3]。

平衡內外關係促進長遠穩定

姚志勝提出的五對關係可分爲兩大類:前兩項重點向外拓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後三項則強調內部保穩增強自信穩住基本盤 [1]。

向外方面:
擴大開放: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深化區域合作
解放思想:鼓勵創新思維突破傳統局限

向內方面:
加強自信:鞏固自身制度優勢及法治精神
穩住基本盤:確保民生福祉不受衝擊

這種雙管齊下的策略既符合當前形勢需求又具備前瞻性視野——只有當內部穩定時才能更好地應對外部風險;也只有不斷向外拓展才能獲得更多增長空間 [1][4]。

總結而言,“處理好五對關係”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框架或口號——它代表著一種務實且全面考量未來路徑選擇的方法論體系。“轉危爲機”並非易事但亦非遙不可及——只要堅持正確方向善用自身特色並積極擁抱變化就必能迎來更美好明天!

展望未來,“一國兩制”下之特殊定位仍將賦予本港無可比擬之競爭力;而如何在此基礎上持續優化治理效能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則是所有持份者需共同努力之目標!

資料來源:

[1] news.mingpao.com

[2] www.crntt.com

[3] www.tkww.hk

[4] www.hk01.com

[5] www.tkww.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