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格局持續變化,美元走勢成為投資市場關注焦點。近期,瑞銀等國際金融機構紛紛發表報告,指出美元中期偏弱趨勢難以扭轉,並建議投資人「逢高減碼美元、加碼日圓歐元英鎊」。這一策略不僅反映當前匯市動態,更牽動全球資產配置與避險需求。本文將深入探討弱美元時代的成因、對各類資產的影響,以及投資人應如何調整布局。
弱美元的背景與成因
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放緩、聯準會政策轉向寬鬆、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等因素交織下,美元指數自高點回落。瑞銀首席投資官(CIO)指出,「在美國經濟放緩、政策轉向與地緣政治風險交錯之下,美元中期偏弱趨勢難以扭轉」[2]。此外,關稅相關不確定性及貿易協議變數也進一步壓抑了美元的表現[1][4]。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短期內美元可能因技術面超賣而出現反彈整理[5],但從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美元短線已超賣……但中期來看,美元走弱的趨勢可能會重新開始」[5]。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逢高減碼」將成為主流策略。
加碼非美貨幣的優勢
在弱美元的環境下,「加碼日圓歐元英鎊」成為許多機構建議的方向。這背後有幾個重要原因:
– 避險需求提升:日圓傳統上被視為避險貨幣之一。當市場波動加大或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時,資金往往流向日圓尋求安全。
– 歐洲與英國基本面改善:歐元區和英國近期經濟數據有所好轉;若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維持相對鷹派立場或延後降息步伐時機較晚於聯準會時點的話,則有利於其貨幣升值。
– 分散風險考量:過度集中持有單一貨幣容易受到政策變動衝擊;多元化配置可降低整體組合波動性。
此外,根據瑞銀分析師觀點:「黃金在避險需求與結構性買盤支撐下應該能維持良好表現。」顯示除了非美主要貨幣外,貴金屬也是值得關注的標的物之一[5]。
資產配置新思維
面對「弱美金時代」,傳統以美金計價資產為主流的配置方式需要重新檢視:
積極管理外匯曝露部位是關鍵步驟之一。「逢高減持美金頭寸」、「逐步增持其他主要國家如日本/歐洲/英國等地區之現金或債券產品」,可以有效降低單一幣種貶值帶來的損失。
除前述提及之黃金ETF外(2025年預期淨買入量由300公噸提高至450公噸)[5],亦可考慮其他具備抗通膨特性且流動性佳之商品類別(例如白銀)。
由於部分新興市場國家企業獲利能力逐漸恢復且估值相對合理;若配合當地本幣升值預期則更具吸引力。(例如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
透過結構型商品連結多種不同標竿指數/利率水準等方式來分散單一事件造成系統性衝擊可能性。(需注意複雜度及流動性問題)
這些做法皆強調靈活應變能力及多元佈局思維;而非僅依賴過去經驗法則操作。
—
總結而言,「逢高減持美金並增持非美主流貨幣+貴金屬+區域型股債混合基金」是目前國際大型機構普遍認同之方向—特別是在當前全球政經情勢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尤為重要!展望未來幾個季度甚至更長時間段裡頭:隨著聯準會降息循環啟動及各國央行持續購入實體黃金牌價支撐力道強勁;此類策略有望幫助投資者有效規避系統風險同時捕捉潛在上漲機會!
最後提醒讀者:任何重大決策前務必諮詢專業理財顧問意見並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資料來源:
[1] hk.investing.com
[2] tw.nextapple.com
[3] m.cnyes.com
[4] cn.investing.com
[5] news.cnye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