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香港遊驚現白菜價 專家警告避免陷阱

引言
五一黃金週向來是內地居民出遊的高峰期,然而今年香港旅遊市場卻出現令人咋舌的「白菜價」旅行團。根據內地電商平台顯示,香港一日遊價格低至18.8元人民幣(約20港元),包含往返交通、免費景點參觀及午餐[3][4][5]。這種遠低於成本價的產品引發業界關注,專家警告消費者需警惕隱藏陷阱,避免因小失大。

低價團運作模式解析

記者實測發現,這類旅行團以「零負團費」模式運作:68元人民幣的行程涵蓋黃大仙祠、星光大道等免費景點,午餐標準為每人50港元[3][5]。旅行社通過壓縮成本獲利——使用大型團隊降低人均車費、安排定點購物抽佣、將付費項目(如杜莎夫人蠟像館)列為自費升級選項[3][4]。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程僅限於景點外觀參觀(如故宮博物館),實際體驗大打折扣[5]。

專家警示消費風險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宋丁指出,此類產品本質上是「賭博式經營」,依靠強制購物或高額附加服務彌補虧損[1][2]。歷史經驗顯示,「零負團費」常伴隨導遊辱客、貨品劣質等糾紛。儘管目前暫未曝出惡性事件,但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仍顯薄弱——例如68元團費中僅含10萬元意外險保額,難以覆蓋重大事故風險。

行業監管與市場反思

香港旅遊業議會數據顯示,「優質誠信香港遊」產品日均費用約500-800港元。相比之下,「白菜價」旅行團可能衝擊正規市場秩序。值得肯定的是近年兩地已建立聯動機制:2017年《內地與港澳旅行社組接團社合作須知》明確禁止不合理低價遊[1],但跨境取證難度仍存。業界呼籲加強平台責任審查機制,例如要求電商標註真實成本構成比例。

結論
超低價旅遊現象折射出後疫情時代消費分層加劇的現實需求。對於消費者而言,「天上不會掉餡餅」仍是永恆法則;對監管機構來說則需創新手段應對數位化營銷衍生的新型違規模式。當港珠澳大橋車流承載著不同預算的旅客時,「優質服務才是可持續發展根基」的行業共識更顯珍貴。

[1]: 此處延伸內容基於公開政策文件補充說明

資料來源:

[1] www.tkww.hk

[2] www.wenweipo.com

[3] www.tkww.hk

[4] www.dotdotnews.com

[5] www.wenweip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