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韓政壇的聚光燈下,國民力量黨近日宣布了其參與下一屆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前雇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這場黨內初選的結果,不僅決定了誰將代表執政黨角逐青瓦台,更在南韓政局中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是一場充滿戲劇性的勝利,也是保守派陣營在複雜政治環境下,試圖重新凝聚力量的重要一步。
峰迴路轉的選戰之路
金文洙的勝出,並非毫無波瀾。在國民力量黨的黨內初選中,他以56.53%的得票率,擊敗了前黨魁韓東勳,成功獲得了總統候選人的提名。 這場勝利來之不易,金文洙在黨員投票中獲得了61.25%的支持率,而民調支持度也以51.81%小幅領先韓東勳的48.19%,最終得以綜合勝出。
這場選戰的背景,是南韓政治舞台的動盪。在前總統尹錫悅遭到彈劾下台後,南韓提前迎來了總統大選。 在這樣的氛圍下,國民力量黨需要一位能夠團結保守派力量,並與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抗衡的人物。 金文洙在泛保守陣營的支持下,於四月初加入國民力量黨,與包括韓東勳、安哲秀、洪準杓等人在內的競爭者展開激烈角逐。
反彈劾立場與聯合策略奏效
舆論分析認為,金文洙之所以能在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他的「反對彈劾」立場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尹錫悅遭到彈劾後,國民力量黨內的主流意見傾向於反對彈劾,而韓東勳過去的立場以及與尹錫悅之間的衝突,讓他在黨內被部分人士視為「叛徒」,許多原先支持他的議員轉而支持金文洙,甚至有人認為韓東勳「缺乏領導能力」。
此外,金文洙率先表態願意與日前宣布參選的前國務總理韓悳洙合作,共同推舉單一候選人的策略,也被認為是其勝選的關鍵因素之一。 韓東勳對此表達不滿,認為在初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時才討論合作並不實際,這也成為他的一大絆腳石。 金文洙在勝選演說中強調,為了阻止李在明勢力掌權,他將不惜與「任何勢力」建立強有力的聯合,並將以國民和黨員都能接受的方式推進相關工作。 韓悳洙在金文洙確定提名後,也立刻致電祝賀,並表示希望與金文洙合作,共同為國家未來擬定願景。
從勞工運動到總統競選
現年73歲的金文洙,其政治生涯充滿了豐富的經歷。 他出生於慶尚北道永川市,畢業於首爾大學經濟系。 在20世紀70至80年代,他積極參與勞工和民主化運動。 隨後步入政壇,曾連續三屆當選國會議員,並在2006年和2010年兩度出任京畿道知事。 在尹錫悅政府時期,他獲提名出任雇傭勞動部長官。
從政35年,金文洙首次挑戰總統大位。 他高舉「反李在明」的大旗,獲得了保守派人士的支持。 在勝選演說中,他猛烈批評共同民主黨在國民力量執政期間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包括對多名官員提出彈劾案,制定違反民主市場經濟和憲法的「惡法」,以及利用國會議員形成「堅不可摧的國會」。 他指控共同民主黨通過彈劾迫使總統下台,掌控法院和憲法法院,破壞三權分立制度,並警告若這些勢力掌權,國家將陷入「恐怖的獨裁局面」。 他甚至表示,李在明以高達89.77%的得票率贏得黨內初選,已經證明他是獨裁者。
改革的承諾與前方的挑戰
金文洙在當選演說中承諾,國民力量黨要想在大選中取勝,必須「脫胎換骨」。 他表示將快速推進黨務改革,促使候選人與黨實現一體化運作,加快整頓黨組織。 同時,他主張推進修改1987年通過的現行憲法,全面改革政治、司法和選舉制度。 他還主張賦予監查院對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的監查權,廢除缺席投票制度和國會議員的不受拘留特權。
目前,南韓總統選舉已呈現多方競選格局,主要候選人包括共同民主黨的李在明、國民力量黨的金文洙、改革新黨的李俊錫以及無黨派的韓悳洙。 值得注意的是,前代總統韓德洙日前已宣布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 如果金文洙與韓悳洙能夠就共同推舉單一候選人達成一致,目前的選情格局將面臨重組。
這次總統選舉的背景與2017年前總統朴槿惠被彈劾後的選舉有相似之處,都是在保守派總統遭罷免後舉行,對在野黨相對有利,且在野黨主要候選人在輿論上處於領先。 然而,兩次選舉在結構、舆論和候選人的政治風險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2017年保守派候選人分裂嚴重,而此次保守陣營形成內部分裂的可能性較低,更可能形成一對一的對決格局。 此外,儘管此次民意總體支持彈劾,但保守輿論並未崩盤,觀望層比例也較高。 而李在明目前面臨多項司法案件,也為選情增加了不確定性。
結語:一場關乎未來的博弈
金文洙當選國民力量黨總統候選人,為即將到來的南韓總統大選注入了新的變數。 他的勝選,是保守派在經歷彈劾風波後,試圖重新團結並爭取執政權的體現。 面對強勁的對手李在明,金文洙所提出的聯合策略和改革主張,能否贏得民心,以及他如何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都將是決定選戰走向的關鍵。 這場總統選舉,不僅是不同政治力量的較量,更是南韓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