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搶人才 國際研究員新計劃

英國人才磁力:全球研究新據點的宏圖

近年來,全球對於頂尖科研人才的競爭日益激烈,各國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吸引最聰明的頭腦前來貢獻智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搶才大戰」中,英國正積極部署其戰略,據報將推出一項旨在吸引國際研究人才的重磅計劃。這不僅是英國在脫歐後重塑國際形象的重要一步,更是其鞏固全球科研領先地位的關鍵舉措。我們將深入剖析這項計劃的潛在影響、英國目前的科研環境,以及全球人才流動的現況,一探英國如何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打造其獨特的人才磁力。

吸引目光:計劃的藍圖與誘因

這項據報中的計劃,核心目標是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研究人員。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政府計劃投入約5000萬英鎊的資金,用於支持這些研究人才的資助和搬遷。 這筆資金不僅僅是科研經費,更包含了協助研究人員及其家庭安頓的各項支援,展現了英國渴望人才的誠意。

初期,這項計劃的目標是推動大約10個研究人員小組遷往英國。如果計劃順利並取得成功,未來還有擴大的可能性。這顯示英國政府採取了循序漸進的策略,先以小規模試點,驗證計劃的成效,再逐步擴大影響力。

此舉動機,部分原因據報是為了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時期對學術自由的一些政策所可能帶來的影響,英國希望藉此機會吸引那些可能因此考慮離開美國的國際人才。 英國科學、創新與技術部也表示,英國對國際科學事務持開放態度,希望能幫助世界上最優秀的研究人員將他們的想法變成現實。

現有基礎:英國的科研實力與挑戰

英國一直以來都擁有深厚的科研底蘊和世界頂尖的大學。牛津、劍橋等學府享譽全球,吸引著無數年輕學子和資深學者。此外,英國在多個科學領域,如生命科學、物理學、人工智能等都處於領先地位。現有的全球人才簽證(Global Talent visa)就是一個為吸引科學、工程、人文、醫學、數字技術或藝術文化領域的傑出人才或具有潛力的人才而設的簽證類別。 這個簽證的優勢包括:不綁定特定雇主或機構、快速審批、長達五年的彈性居留期限、三年後有資格申請永久居留、沒有最低薪資要求、無需事先找到工作、無需通過英語考試,並且允許攜帶家屬。 對於獲得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UKRI) 認可的資助機構提供的研究資助的研究人員,可以通過UKRI營運的「認可資助者」途徑申請全球人才簽證。

然而,英國在吸引國際人才方面也面臨一些挑戰。脫歐後的移民政策變化,以及近期提高技術工作簽證薪資門檻的舉措,都被認為可能對吸引國際研究人才造成阻礙。 有科學家警告,高昂的支出和對攜帶家屬的嚴格限制可能會讓研究人員望而卻步。 儘管全球人才簽證提供了相對寬鬆的條件,但整體移民環境的變化仍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全球競逐:人才爭奪戰的白熱化

放眼全球,吸引國際人才早已是一場白熱化的競爭。許多國家都紛紛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和計劃,以期在全球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例如,日本、韓國、中國、新加坡、香港等亞太國家和地區,都針對高科技人才推出了各項吸引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提供研究經費、稅務優惠、簡化簽證流程,甚至提供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援。

台灣也意識到人才競爭的重要性,並在努力建構適合吸引外籍人士工作和居留的環境。 過去,台灣的海外人才政策主要側重於「人才回流」,但現在也開始重視外籍研究人才的引進。

全球人才流動的趨勢顯示,各國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密度和創新能力,人才的跨國分散化已成為常態。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英國的新計劃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資金投入,更在於其政策的彈性、服務的到位程度以及整體社會環境的友善程度。

破冰啟航:計劃的潛在影響與展望

這項吸引國際研究人才計劃的推出,如果能順利實施,將可能帶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首先,這有助於補充和擴充英國的科研人才庫。引進頂尖的國際研究人員,可以帶來新的知識、技術和視角,刺激本土科研的創新活力。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國際合作和人才交流至關重要。

其次,這項計劃可以提升英國在國際科研舞台上的影響力。優秀人才的匯聚,將使英國成為更多國際合作項目的首選地,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球科研中心的地位。

然而,計劃的成功也面臨一些挑戰。除了前文提到的移民政策外,如何確保引進的人才與本土研究機構有效融合,如何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研究條件,以及如何為研究人員及其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都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結語:築巢引鳳的智慧

英國據報將推出的吸引國際研究人才計劃,是其在全球人才競爭中謀求新機遇的重要舉措。這筆5000萬英鎊的資金投入,代表著英國政府對科研人才的高度重視。在全球人才爭奪戰日益激烈的當下,英國能否憑藉其深厚的科研底蘊、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以及開放的姿態,成功築巢引鳳,吸引全球頂尖的科研人才前來貢獻智慧,將是決定其未來科研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這不僅是一個政策計劃,更是一項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智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