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偏強 股票投資需求增

近期香港金融市場出現一個顯著現象,港元匯價持續走強,甚至觸及聯繫匯率制度下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這不僅是市場波動的體現,更是背後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對此進行了入市操作,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港元,以維護聯繫匯率制度的穩定運作。金管局指出,促使港元走強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與股票投資相關的需求增加。

資金潮湧:探究港元強勢的背後動能

港元作為一個與美元掛鉤的貨幣,其匯價理應在7.75至7.85的區間內波動。 當港元匯價觸及7.75的強方兌換保證時,意味著市場對港元的需求大於供應,金管局需要賣出港元並買入美元來維持匯率穩定。 這次港元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是自2020年10月以來的首次,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金管局發言人明確指出,近期港元偏強的主要原因在於股票投資相關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 這背後可能有多種動因相互作用:

  • 股票市場的吸引力: 當香港股市展現出投資機會,吸引本地和國際投資者增加股票買賣活動時,對港元的需求自然會隨之增加。這些投資者需要港元來進行交易結算,從而推高港元匯價。
  • 「北水」的湧入: 中國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機制南下投資港股,是香港股市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近期「北水」持續呈現淨買入態勢,例如在某些交易日淨買入數十億甚至逾百億港元,這龐大的資金流入,直接增加了對港元的需求,對港元匯價構成支撐。
  • 企業派息高峰: 香港上市公司,特別是一些大型金融機構和中資企業,在第二季度(尤其是在5月和6月)有集中的派發股息活動。 這些派息通常以港元進行,增加了市場對港元的需求。滙豐環球研究報告也指出,上市公司派息是港元在第二季度走強的歷史趨勢之一。
  • 環球資金配置調整: 部分市場人士認為,全球資金配置正在發生調整。例如,受美國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部分投資者可能考慮分散風險,減少美元資產持有,轉而配置港元資產,包括港股。 此外,近期多隻區內貨幣兌美元升值,也可能間接帶動港元走強。

聯繫匯率制度下的應對機制

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是維護港元匯價穩定的基石。 根據這一制度,港元匯價與美元掛鉤,並設定了7.75(強方)和7.85(弱方)的兌換保證水平。 當市場匯價觸及這些水平時,金管局會履行兌換保證,通過買賣美元來調節市場上的港元供應,使匯價回到目標區間內。

這次港元觸及強方兌換保證,金管局迅速採取行動,在紐約交易時段入市承接美元沽盤,向市場注入了465.39億港元。 這一操作增加了銀行體系結餘,預計將在短期內推高銀行體系總結餘至913.09億港元。 透過增加港元供應,金管局旨在緩和港元匯價的升勢,使其回到聯繫匯率制度的正常波動範圍內。

金管局強調將繼續密切留意市場動態,確保港元市場有序運作。 這顯示了金管局維護聯繫匯率制度穩定的決心和能力。

市場前景與展望

儘管股票投資相關需求是推動港元走強的重要因素,但市場對未來港元走勢的看法存在不同觀點。有分析認為,市場上的美元沽盤可能只是短暫的。 然而,考慮到潛在的大型新股招股活動、上市公司派息旺季的提前以及「北水」持續流入等因素,港元在短期內仍可能面臨走強壓力。

同時,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的回升也對港元匯價構成支撐。 一些海外投資者可能覺得港元利率偏高,傾向於直接購買港元而非借入,這也會增加對港元的需求。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宏觀經濟因素,例如出口表現的回升,也可能增加企業將外匯收入兌換成港元的需求,從而提振港元匯價。 香港今年3月份的出口額創下3年新高,這也是一個正面信號。

總結:多元因素共塑港元動態

港元近期的強勢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股票投資需求、資金流入、企業派息以及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金管局透過聯繫匯率制度下的自動調節機制,有效地應對了市場波動,維護了港元匯價的穩定。

展望未來,這些影響港元匯價的因素可能會持續存在。市場參與者需要密切關注相關動態,特別是全球資金流向、香港股市表現、「北水」動向以及企業活動等方面,以便更好地理解港元匯價的未來走勢。金管局亦將繼續扮演關鍵角色,通過其政策操作,確保香港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在充滿變數的全球經濟環境下,香港聯繫匯率制度的韌性將再次受到考驗,而每一次的市場波動,都為我們提供了更深入了解這一制度運作及其背後複雜驅動因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