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上市受阻 前景未明

時尚巨頭 SHEIN 的倫敦上市之路,似乎正經歷一段充滿挑戰的停滯期。 這場原被視為倫敦市場近年來最盛大 IPO 之一的資本盛宴,如今卻面臨著多重因素的拉扯與審視。

資本的猶豫與估值的縮水

市場對於 SHEIN 倫敦上市的熱情似乎正在消退。 根據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SHEIN 的倫敦 IPO 推進已接近停滯。 投資者對這筆交易的熱情減退,部分原因在於 SHEIN 的估值目標大幅下調。 2023 年,SHEIN 的估值曾高達 900 億美元,然而到了 2025 年 2 月,這個數字已跌至約 300 億美元。 這巨額的縮水,讓不少股東選擇在私募市場上以大幅折價出售持股。

監管的雙重門檻

SHEIN 的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需要跨越兩大監管門檻: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CSRC)。 雖然有報導指出 SHEIN 已獲得英國 FCA 的批准,這意味著其在倫敦上市的努力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最終的批准仍需獲得中國證監會的同意。 儘管 SHEIN 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大部分營運體系和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仍在中國境內,這使得其境外上市需要接受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核。 有消息指出,SHEIN 近期已將獲得 FCA 批准的消息告知中國證監會,但尚未收到來自中國監管機構的明確批准。

供應鏈的陰影與合規的挑戰

SHEIN 的商業模式高度依賴其高效且成本低廉的供應鏈,然而這也成為其上市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公司被指控使用新疆棉,這引發了英國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並可能延遲了審批進度。 英國金融監管機構正對 SHEIN 的供應鏈監督情況進行深入審視,並評估其公開上市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 此外,關於 SHEIN 勞工合規、工作時長過長以及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的指控也層出不窮,這些都讓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對其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實踐產生疑慮。 這些爭議不僅損害了 SHEIN 的形象,也對其在公開市場上的估值產生負面影響。

為了應對供應鏈壓力,曾有消息傳出 SHEIN 考慮將部分供應鏈轉移至越南,儘管 SHEIN 後來否認了這一說法,並宣布在廣州建設大灣區最大的供應鏈總部。 然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和關稅政策的變化,特別是美國可能取消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也對 SHEIN 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帶來了不確定性。 這可能導致 SHEIN 提高產品價格,進一步影響其競爭力。

地緣政治的影響與市場的選擇

SHEIN 的上市之路與地緣政治因素緊密相連。 由於曾考慮在美國上市時遭遇阻力,SHEIN 轉而尋求在倫敦上市。 然而,美國政界人士仍然對 SHEIN 的上市計劃表達擔憂,並敦促英國政府謹慎批准,應當理解 SHEIN 作為一家中國公司的背景。 中美關係的緊張使得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或營運的風險增加,這也促使 SHEIN 尋求其他市場。 然而,儘管 SHEIN 試圖通過遷離總部、供應鏈多元化等方式淡化其中國公司的身份,其核心業務和供應鏈仍與中國緊密相連,這使得其身份複雜,也增加了其在海外上市的審批難度。

倫敦證券交易所雖然可能歡迎 SHEIN 這樣的大型 IPO,以注入新的活力,但對於 SHEIN 而言,倫敦市場也存在挑戰,例如 SHEIN 發行的股票數量可能無法達到納入富時 100 指數的最低要求。 此外,歐盟也在考慮取消 SHEIN 等線上折扣商享有的稅收優惠,這可能進一步影響其競爭力。 在多重不確定因素下,有分析認為 SHEIN 最終可能考慮在香港上市。

前行的不確定性

總體而言,SHEIN 倫敦上市工作的停滯,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除了監管審批的等待,市場熱情的降溫、估值的下調,以及圍繞其供應鏈和勞工合規性的爭議,都為其上市之路蒙上了陰影。 儘管 SHEIN 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並不斷調整策略以應對外部挑戰,但地緣政治的複雜性、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以及合規風險的持續存在,都意味著其邁向公開市場的每一步都充滿挑戰。 未來 SHEIN 能否順利完成倫敦或其他市場的 IPO,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