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巨頭的倫敦IPO長跑:SHEIN上市之路為何「幾近停滯」?
近年來,中國快時尚巨頭SHEIN在全球市場異軍突起,其以極快的速度將時尚潮流轉化為商品的能力令人驚嘆。然而,這家備受矚目的企業,其規劃中的倫敦首次公開募股(IPO)之路卻傳出「幾近停滯」的消息,讓市場議論紛紛。這條充滿挑戰的上市之路,究竟面臨哪些難關?本文將深入剖析其中錯綜複雜的因素。
追逐資本的全球佈局
SHEIN的上市計畫早已不是秘密,其最初曾考慮在美國上市,但在地緣政治及監管環境等因素影響下,最終轉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這一步棋,被視為在全球資本市場尋求更廣闊發展空間的戰略佈局。據報導,SHEIN去年6月向倫敦證交所秘密提交了上市文件,並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這標誌著其在倫敦上市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潛藏的逆風:估值與投資者熱情降溫
然而,即便取得了英國監管機構的初步許可,SHEIN的倫敦IPO之路似乎並未因此一帆風順。近期有報導指出,SHEIN的倫敦IPO推進已接近停滯。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投資者對這樁潛在的倫敦市場近年來最大IPO之一的交易熱情正在減退。 這種熱情的消退,直接反映在SHEIN估值目標的大幅下調上。2023年,SHEIN的估值曾高達900億美元,而到今年2月,這一數字已跌至約300億美元。 這種估值的大幅縮水,無疑會影響潛在投資者的信心。
關稅迷霧與供應鏈的考驗
除了市場情緒,宏觀環境的變化也對SHEIN的上市進程造成了顯著影響。其中,美國加徵關稅對其業務的影響正被公司評估。 在美國總統宣布新一輪全球關稅之前,SHEIN的IPO進程已因供應鏈管理和勞工合規等問題而出現放緩。 過去,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受益於美國對小額包裹的「De Minimis」免稅政策,能夠以低成本將商品直接運送給美國消費者。然而,這一政策正面臨收緊甚至取消的壓力,這將直接增加SHEIN的運營成本,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和市場吸引力。
此外,中國監管當局的審批也是SHEIN倫敦上市必須克服的一大障礙。雖然SHEIN已向中國證監會通報了英國方面的進展,但尚未獲得中證監的正式許可。 這意味著,SHEIN的上市計畫除了需要應對國際市場的挑戰,還必須符合中國國內的監管要求。
合作夥伴的離去與重啟的可能
在上市進程陷入停滯之際,SHEIN也與兩家負責IPO溝通的公關公司終止了合作,這進一步顯示了其在推進上市方面遇到的阻礙。 Brunswick負責媒體溝通,而FGS負責政府關係,兩家公司與SHEIN的合約均已於4月30日到期,並不再續約。 這被視為SHEIN倫敦IPO計畫遭遇重大阻礙的跡象。
儘管面臨多重挑戰,但報導也指出,SHEIN的IPO相關工作雖然暫停,未來仍有可能重啟。 這表明公司並未完全放棄倫敦上市的選項,仍在尋求解決問題、推進計畫的途徑。未來,SHEIN需要審慎評估關稅政策的變化、調整供應鏈策略、安撫投資者情緒,並積極與監管機構溝通,才能讓這條充滿波折的上市之路重新啟動。
懸而未決的未來
總體而言,SHEIN倫敦上市工作據報幾近停滯,是多方面因素疊加的結果。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監管審批的挑戰、投資者熱情的波動以及公司自身在供應鏈和合規方面的問題,共同構成了這條崎嶇的上市之路。對於SHEIN而言,如何在變幻莫測的外部環境中找到破局之策,如何在滿足各方監管要求的同時恢復市場信心,將是決定其倫敦上市能否成功的關鍵。這場快時尚巨頭的資本長跑,仍充滿了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