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衝擊未顯現 技術牛燈臨考驗

貿易戰陰霾下的技術訊號:是曙光還是陷阱?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可謂風起雲湧,特別是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更是牽動著投資者的敏感神經。然而,在這片看似陰霾籠罩的天空中,一個被譽為「技術牛燈」的訊號悄然閃亮,彷彿預示著市場即將迎來轉機。這究竟是貿易戰破壞力尚未完全展現前的假象,抑或是市場技術面自我修復的真實反映?本文將深入探討【EJFQ信析】提出的觀點,剖析貿易戰的潛在破壞力與技術訊號之間的角力,試圖在複雜的市場迷霧中尋找可能的方向。

貿易戰的深遠影響:未盡的破壞力

美國近期公佈的第一季GDP數據出現收縮,這不僅是2022年以來首次錄得下跌,更引發了市場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儘管美國總統聲稱經濟疲弱與關稅政策無關,但數據顯示,當季進口貨值暴增,出口僅微增,貿易逆差大幅拖累了經濟增長。這種異常的進口增長,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國進口商為了規避未來可能加徵的關稅,而提前大量囤積庫存的行為。這表明,貿易戰的預期已經對經濟活動產生了實質影響,而其更深層次的破壞力可能尚未完全顯現。

貿易戰對兩國經濟的衝擊需要時間來消化,短期的經濟數據或許未能全面反映問題的嚴重性。即使關稅政策暫緩執行,其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這將持續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和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因此,在評估市場走向時,貿易戰這隻「灰犀牛」的潛在風險絕不容忽視。

技術訊號的誘惑:ZBT牛市燈號的閃亮

正當市場被貿易戰陰雲籠罩時,一些技術指標卻發出了積極訊號。其中,追蹤美股市場的Zweig Breadth Thrust(ZBT)指標在近期閃亮了牛市訊號。 ZBT指標的原理是統計紐約證券交易所內股價上漲的股份比例,如果在10個交易日內從不足40%迅速增加到61.5%以上,就會發出牛市訊號。

歷史數據顯示,自1957年標普500指數設立以來,ZBT指標僅閃亮過16次,而每次訊號出現後的半年和一年內,標普500指數都取得了可觀的平均回報。 根據最近一次ZBT牛市訊號,分析預計標普500指數在未來數月內有望突破歷史高位。 這對於渴望市場回暖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然而,技術指標畢竟是基於歷史數據的統計,其有效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當前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僅憑技術訊號來判斷市場是否真正進入牛市,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

訊號與現實的博弈:牛燈能否經受考驗?

問題的關鍵在於,ZBT閃亮的牛市訊號能否經受住貿易戰潛在破壞力的考驗。貿易談判需要時間,90天的談判期很難取得實質性成果,這意味著關稅戰隨時可能「再度」升級。 一旦貿易摩擦加劇,其對經濟和市場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抵消技術指標帶來的樂觀預期。

從港股的表現來看,近期恒生指數雖然有所反彈,並突破了成交量密集區的頂部,短線市寬也有所改善,顯示市場短線情緒轉強。 這或許受到美股反彈以及關稅暫緩的影響。然而,這種技術性的改善是否能持續,仍需觀察貿易戰的後續進展。

技術分析為我們提供了市場情緒和力量對比的線索,但宏觀經濟和政策面的變化往往是決定市場長期走向的關鍵。在貿易戰的陰影下,任何技術性的反彈都可能只是市場情緒的短期釋放,而非趨勢性的反轉。

前路的迷霧:謹慎前行方為上策

面對貿易戰未盡的破壞力與技術牛燈的誘惑,投資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謹慎前行。技術指標可以作為輔助判斷工具,但不應過度依賴。對貿易戰的潛在影響進行深入分析,關注談判進展和各國政策走向,才能更全面地評估市場風險。

在當前環境下,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增加,投資者應做好風險管理,避免盲目追高。多元化投資組合、保持流動性,並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來制定投資策略,或許是應對不確定性的有效方法。

總結:黎明前的黑暗,抑或暴風雨前的寧靜?

【EJFQ信析】提出的「貿戰破壞未反映,技術牛燈待考驗」的觀點,精準地概括了當前市場的複雜性。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潛在破壞力不容小覷,其影響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顯現。而技術指標閃亮的牛市訊號,雖然提供了短期樂觀的依據,但在宏觀風險面前,其有效性仍有待驗證。

這就像黎明前的黑暗,讓人期待曙光的出現;但也可能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蘊藏著更大的風險。投資者需要保持警惕,理性分析,不被短期的技術訊號所迷惑,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