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IPO陷停滯

時尚巨頭Shein的倫敦上市之路,正面臨著重重挑戰,據報目前進展已幾近停滯。這家以快速時尚聞名全球的公司,原先在美國上市遇到阻力後,轉向考慮倫敦,然而,這條新的上市道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消息指出,Shein正在評估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對其業務造成的影響,同時也在等待監管機構的審批。此外,投資者對於這宗原有望成為倫敦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的交易,熱情似乎正在減退。 Shein的估值目標已大幅下調,股東們甚至在私募市場上尋求大幅折價出售持股。這家公司在2023年的估值曾高達900億美元,但到了2025年2月,這一數字已降至約300億美元。

從紐約到倫敦:Shein的上市歷程

Shein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最初,Shein曾考慮在紐約上市,但由於中美關係惡化等地緣政治因素,以及在供應鏈管理和勞工合規方面的問題,該計劃被迫擱置。 儘管Shein於2022年將總部遷至新加坡,其大部分運營體系和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仍位於中國境內,這使得其海外上市需要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特別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 據報導,Shein在去年6月向倫敦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文件,並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然而,最終的上市仍需中國證管會的備案。 雖然Shein已將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批准告知中國證管會,但尚未收到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

多重因素導致上市進程停滯

Shein倫敦上市工作幾近停滯,背後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美國潛在的關稅政策是一個重要因素。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新一輪全球關稅,特別是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徵稅,可能對Shein的商業模式產生影響,因為其很大一部分產品是從中國直接發貨到美國消費者手中。 Shein正在評估這些關稅對業務的具體影響。

其次,監管審批的不確定性也是一大障礙。雖然Shein已獲得英國監管機構的初步批准,但最終能否成功上市,仍取決於能否獲得中國證管會的備案。 根據中國證監會的規定,企業海外上市需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審批,包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路安全監管機構等,這使得審批過程更加複雜和漫長。 此外,Shein不擁有或經營任何製造工廠,而是從主要在中國的第三方合約製造商採購產品,這也使其受到中國證監會上市規則的約束。 這些規則基於「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應用,賦予中國證監會在實施這些規則時的酌處權,增加了審批的不確定性。

再者,投資者熱情的減退和估值的顯著下調,也反映了市場對Shein未來發展的擔憂。 除了宏觀經濟環境和監管風險外,Shein自身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Shein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Shein的商業模式雖然使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引發了一些爭議和挑戰。

一方面,Shein以其快速反應的柔性供應鏈和低成本服裝迅速佔領市場,能在數天內將新款服飾從工廠送到消費者手中。 然而,這種模式也伴隨著對供應鏈效率的極致追求,有報導指出這可能導致對供應商利潤的壓榨。 此外,快時尚品牌普遍面臨的知識產權侵權問題,Shein也未能倖免,包括H&M等品牌曾對其提出訴訟。

另一方面,Shein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現也受到質疑。 尤其是在棉花採購方面的透明度問題,以及涉嫌使用新疆棉的指控,都在西方國家引發了擔憂,並可能影響其在公開市場上的形象和估值。 英國監管機構也曾就棉花採購問題對Shein進行質詢,這可能為其倫敦上市帶來新的障礙。 人權組織甚至已發起法律運動,呼籲阻止Shein在倫敦上市,理由是擔憂其勞工實踐問題。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Shein正在進行一些調整。 例如,為了應對美國的關稅威脅,Shein據報正在評估重組美國業務,並考慮鼓勵中國服飾商赴越南設立產線。 同時,Shein也在從一個快時尚品牌向一個第三方電商平台轉型,引入第三方賣家以擴充品類,並希望藉此解決供應鏈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的問題。 儘管存在這些挑戰,Shein的IPO相關工作並未完全停止,未來仍有可能重啟。

結論:迷霧中的上市之路

總而言之,Shein的倫敦上市之路目前正處於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 美國的關稅政策、中國監管的審批進度、投資者情緒的變化,以及Shein自身面臨的商業模式、勞工合規和知識產權等問題,都像一層層迷霧籠罩著其上市前景。 雖然英國監管機構已給予初步批准,但能否最終跨越所有障礙,成功登陸倫敦證券交易所,仍有待觀察。 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以及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面臨新形勢的當下,Shein的故事也折射出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艱辛與挑戰。 只有當這些內外部因素都能夠得到有效化解,Shein的上市之路才有可能重新啟動,並走向清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