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上市受阻 進展停滯

在快時尚巨頭SHEIN積極尋求倫敦上市之際,近期卻傳出其上市工作幾近停滯的消息,這背後牽涉到多重複雜因素的交織影響。曾經估值高達900億美元的SHEIN,如今面臨估值大幅下調的壓力,以及來自多方的挑戰。這不僅是SHEIN一家公司的難題,也折射出當前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及監管環境的瞬息萬變,對計畫海外上市的中國相關企業帶來的不確定性。

倫敦上市之路的坎坷

SHEIN最初將目光投向紐約證券交易所,但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和勞工議題等方面的阻力而受挫,轉而尋求在倫敦上市。 倫敦市場對吸引SHEIN這樣的巨頭表現出興趣,希望能藉此提振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地位。 儘管近期有報導指出,SHEIN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這被視為上市進程中的關鍵一步,但最終能否成功上市,仍需克服多重障礙。

多重陰影籠罩

SHEIN倫敦上市工作之所以面臨停滯,原因錯綜複雜,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對SHEIN的業務模式構成了嚴峻挑戰。 過去,SHEIN受惠於美國對低價值小包裹的關稅豁免政策,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將商品直接寄送給美國消費者。 然而,隨著美國取消這項「小包裹豁免」優惠,SHEIN的產品成本預計將大幅上升,這可能削弱其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而美國是SHEIN最大的市場之一。 為應對關稅衝擊,SHEIN甚至考慮重組其美國業務,包括將部分產品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區。 同樣依賴小包裹豁免政策的競爭對手Temu也已表示,將停止透過其平台直接從中國向美國客戶銷售商品。

中國監管機構的審批

儘管SHEIN已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但其主要的運營體系和龐大的供應商網絡仍位於中國境內。 根據中國監管機構的新規定,中國企業在境外上市前需要接受審查,這意味著SHEIN在倫敦上市仍需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批准。 雖然有報導稱SHEIN已將FCA的批准告知中國證監會,但尚未收到中方的批准。 此外,中國的數據安全法也可能對掌握大量中國數據的公司海外上市帶來阻礙。

估值下調與投資者熱情消退

在2023年的融資中,SHEIN的估值曾高達660億美元,甚至目標過900億美元。 然而,隨著上市進程的延遲和市場環境的變化,SHEIN的估值目標已大幅下調,甚至有報導稱降至300億至500億美元之間。 投資者對這宗潛在的倫敦最大IPO之一的交易熱情正在消退,部分股東甚至在私募市場上以大幅折價出售持股。 估值的大幅縮水反映出市場對SHEIN未來業務模式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美國市場受到關稅影響的情況下。

勞工和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問題

SHEIN的商業模式,特別是其超快時尚的生產方式,引發了對勞工權益和環境影響的擔憂。 關於工作條件、供應鏈透明度以及知識產權盜竊的指控,都可能對其上市構成阻礙。 英國政界和投資者團體也對SHEIN的ESG標準表示擔憂,認為其上市可能損害倫敦市場的聲譽。 甚至有英國議員基於人權理由呼籲對SHEIN的上市申請進行更嚴格的審查。

前路未卜

綜合來看,SHEIN倫敦上市的道路充滿挑戰。除了上述因素,更換公關公司等內部調整也可能影響其上市進程。 儘管SHEIN努力證明其全球化身份,並在新加坡等地擴大業務和招聘,但其與中國製造業的緊密聯繫以及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使其上市之路尤為艱難。

結論:全球經濟下的一面鏡子

SHEIN倫敦上市的停滯,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困境,更是當前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複雜性的真實寫照。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監管環境日趨嚴格以及對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跨境運營的企業,尤其是有中國背景的公司,在海外上市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SHEIN的故事提醒我們,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商業模式的競爭,更是對監管合規、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社會責任的全面考量。未來SHEIN能否成功登陸倫敦市場,仍有待觀察,但其所面臨的困境,無疑為其他有志於海外上市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