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雲見日?特朗普淡化短期經濟逆風的影響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期對美國經濟狀況發表了看法,他認為美國經濟正處於「過渡期」,未來將會表現出色,並淡化了短期經濟衰退可能帶來的影響。 儘管美國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出現三年來的首次季度下滑,且許多經濟學家對其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表示擔憂,特朗普仍強調他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這種說法與目前市場上對經濟前景日益加劇的憂慮形成對比。
「過渡期」的論調與市場的焦慮
特朗普將當前的經濟狀況描述為一個「過渡期」,並堅信未來會做得「非常好」或「出色」。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強調強勁的就業形勢,並再次呼籲聯儲局降息。 然而,近期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的就業增長略有放緩。 此外,美國商務部公佈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出現了三年來的首次季度下滑。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由於企業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實施前急於進口大量商品所致。
儘管特朗普聲稱美國「沒有通脹」,並指出通脹率、汽油價格和抵押貸款利率都在下降,但實際數據顯示,物價上漲的速度超過了聯儲局的預期,抗擊物價上漲的鬥爭仍在繼續。
經濟學家的擔憂與市場反應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特朗普近期實施的大範圍關稅將推高通脹率,並減緩經濟增長。 路透社/益普索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特朗普經濟治理的滿意度有所下降。
華爾街的分析師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日益擔憂,認為這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他們指出,關稅的不確定性與美國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焦慮情緒疊加,可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汽車和信用卡拖欠率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水平,這些都表明即使經濟避開衰退,增長也會放緩。
金融市場對特朗普的政策反應劇烈。 例如,在他宣布大規模對等關稅措施後,華爾街股市在短時間內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 標普500指數更是創下自2020年疫情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學者認為,金融市場的反應是至今能夠緩和特朗普政策的最具影響力力量。 債券市場的力量更大,反映出許多投資人已經將資金撤出美國。 一些機構甚至制定了「72小時規則」,即在特朗普發布消息後等待三天,確認政策動向後再做反應,以應對其反覆無常的政策。
特朗普的回應與未來展望
面對經濟數據的下滑和經濟學家的擔憂,特朗普將第一季度的經濟收縮歸咎於前政府遺留的經濟狀況,認為這是「拜登的責任」。 他堅稱自己的政策將帶來美國經濟的繁榮,並承認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包括衰退,但他認為美國將會創下史上最好的經濟繁榮。
特朗普正寄望於聯儲局通過放鬆貨幣政策來減輕關稅對經濟的衝擊。 然而,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寬鬆無法抵消關稅造成的經濟效率低下和扭曲,反而可能加劇通脹。
儘管存在經濟衰退的風險,特朗普似乎並未採取措施讓選民為可能出現的經濟困境做好準備。 他的經濟團隊認為美國經濟需要經歷一個「排毒」階段,並且此前的經濟已經「對政府投資上癮」。 這種「再造」路線被認為十分冒險,但若成功則收益巨大。 然而,市場對這種可能出現的替代經濟學將如何反應,以及全球經濟體將如何應對,仍有待觀察。
混沌中的曙光?
當前美國經濟正經歷著一場與政策息息相關的震盪。特朗普將其描述為邁向更偉大成就的「過渡期」,這或許是為了在不確定的經濟數據面前,為其政策爭取時間和空間。然而,市場的真實反應、經濟學家的憂慮以及消費者信心的下降,都指向了一個更為複雜和充滿挑戰的局面。如何在政策調整、市場穩定和民眾福祉之間找到平衡,是擺在面前的嚴峻課題。這場經濟的「過渡期」究竟會走向何方,仍需時間來揭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