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倫敦IPO陷僵局 評估美關稅衝擊

時尚巨頭 Shein 的倫敦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正處於一個充滿變數的關鍵時刻。這家以超快時尚聞名全球的公司,其上市之路似乎因為美國潛在的關稅措施而陷入停滯,同時也在評估這些措施對其業務的深遠影響。

變數籠罩下的 IPO

原先被視為倫敦市場近年來最大規模 IPO 之一的 Shein 上市案,如今面臨著多重挑戰。除了市場對重磅上市交易的熱情有所減退,以及公司不斷下調的目標估值(從 2023 年的 900 億美元降至今年 2 月的約 300 億美元)之外,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更是投下巨大的不確定性。 知情人士透露,Shein 的上市籌備工作目前已暫停,儘管未來仍有可能重啟計畫。

美國關稅的陰影

美國近期針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以及取消小額包裹(低於 800 美元)的免稅規定,對 Shein 的業務模式構成了直接威脅。 Shein 主要依賴從中國的工廠直接發貨給全球消費者,而美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貢獻了其年度營收的三分之一。 取消「最低豁免額」(de minimis)稅則,意味著原本可以免稅進入美國的小額包裹將面臨新的關稅和費用,這將顯著增加 Shein 的營運成本。

應對策略與挑戰

為了應對關稅帶來的衝擊,Shein 正在評估調整其美國業務的可能性,包括考慮將銷往美國市場的產品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國家,例如土耳其和巴西。 然而,要大幅增加其他地區的產能以滿足需求,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時間。 此外,Shein 也被迫提高了部分銷往美國商品的價格,部分漲幅甚至高達 377%,這可能影響其在價格上的競爭力。

儘管 Shein 的倫敦 IPO 已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的初步批准,但要順利推進上市,仍需獲得中國監管機構的批准。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在 FCA 批准後宣布的,這意味著 Shein 很可能需要更新其招股說明書,並重新尋求監管機構的批准。

未來的展望

Shein 的上市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美國關稅政策的走向、中國監管機構的態度,以及市場對其估值的看法,都將影響其能否順利在倫敦上市。公司執行董事長唐偉在今年 3 月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他仍然致力於推動公司上市,這顯示 Shein 並未完全放棄 IPO 計畫。

然而,在當前的貿易環境下,Shein 需要仔細權衡各種因素,包括關稅成本、供應鏈重組的複雜性、以及市場對其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期。這次 IPO 的停滯,不僅是 Shein 自身的挑戰,也反映了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對跨國企業上市進程的影響。 未來 Shein 如何調整策略,克服關稅障礙,並最終完成上市,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