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的陰影籠罩,市場情緒起伏不定,但在技術指標的點亮下,一線「牛燈」似乎在黑暗中閃爍。這盞燈能否穿透迷霧,引領市場走出低谷?抑或是貿易戰的深層破壞力尚未完全顯現,這只是一個短暫的假象?本文將深入分析當前的市場狀況,探討貿易戰的潛在影響,並評估技術訊號的可靠性。
貿易戰未解的方程式:經濟衝擊的冰山一角
美國首季GDP的收縮,猶如冰山一角,揭示了貿易戰對經濟造成的初步衝擊。儘管美國總統將其歸咎於前任政府,但分析顯示,首季入口貨品總值暴增,反映了進口商因擔憂關稅戰而提前增加庫存,這也直接拖累了GDP增長。貿易數字的變化,已將經濟增長拉低了顯著的百分點。 這清晰地表明,貿易戰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且可能比表面看起來更為深遠。
過去一個月,美股的走勢可謂完全被關稅政策牽動。關稅大計的宣布引發市場大跌,而暫緩實施的消息又促使股市大幅反彈。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已顯著回升至「解放日」關稅宣布前的水平,而道指也出現了技術性的黃金交叉,顯示短線市場情緒有所改善。 然而,這種反彈是否只是貿易戰「中場休息」的產物,值得深入探究。
技術牛燈的閃爍:希望還是陷阱?
在市場情緒波動的同時,一個名為Zweig Breadth Thrust(ZBT)的技術指標在4月25日閃亮了「牛市」訊號。 這個指標以著名基金經理Martin Zweig命名,其原理是透過統計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升股份的比例,如果在短時間內從低位迅速拉升至高位,便會發出牛市訊號。 歷史數據顯示,自1957年以來,ZBT訊號僅出現過16次,而每次出現後的半年和一年,標普500指數都有可觀的平均回報。 按照這次訊號的推算,標普500指數有望在今年10月下旬創下新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ZBT訊號是基於過去的歷史數據和技術形態,並未充分考慮到當前複雜的經濟和貿易環境。貿易戰的持續性、潛在的升級風險以及其對全球供應鏈的長期影響,這些都無法被簡單的技術指標所捕捉。因此,這盞「牛燈」的光芒是否足以穿透貿易戰的陰霾,仍是一個未知數,有待市場進一步的考驗。
港股的迎戰:技術轉強與潛在阻力
回到港股市場,恒生指數在近期表現出一定的韌性。在4月23日出現裂口上升後,恒指成功突破了前期的成交密集區頂部。 同時,短線市寬也創下去年10月以來的新高,顯示市場的短線基礎正在轉強。 在這種技術面改善的推動下,恒指有望挑戰前方的50天線阻力。
儘管港股展現出短線走強的跡象,但其與全球經濟和貿易環境緊密相連,貿易戰的潛在破壞力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風險。貿易談判的漫長過程以及90日暫緩期結束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都可能對港股造成壓力。因此,港股的技術性反彈,也同樣面臨著貿易戰這隻「灰犀牛」的潛在威脅。
前路待考驗:在希望與不確定中尋找平衡
目前的市場狀況充滿了矛盾:一方面,技術指標閃爍著牛市的訊號,市場情緒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貿易戰的深層經濟衝擊尚未完全顯現,潛在風險依然存在。這使得投資者必須在希望與不確定性之間尋找平衡。
ZBT牛市訊號固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它並非萬無一失的預測工具。貿易戰的發展及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是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在貿易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持續存在。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需要謹慎應對的時期。不應過度依賴單一技術指標,而應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環境、政策走向以及企業基本面等多重因素。同時,對於貿易戰可能帶來的風險,應保持警惕,並適時調整投資策略。
總而言之,技術牛燈的閃爍為市場帶來了一線希望,但貿易戰的烏雲仍然籠罩。這盞「牛燈」能否真正指引市場走向光明,還有待時間的考驗,以及貿易戰這場「未反映破壞」的最終結果。市場的未來,仍充滿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