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活躍度趨升 關日華:現有疫苗仍能有效預防
在疫情逐漸融入日常的今日,當我們以為新冠病毒的陰霾已漸漸散去時,它卻像個不請自來的客人,再次悄悄提高了活躍度。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數目創下近半年來的新高,這不免讓人心頭一緊,擔憂疫情是否會捲土重來。面對這樣的趨勢,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博士,在電台節目中提供了他的專業見解,為我們解讀當前疫情的走向以及疫苗的重要性。
疫情回溫:不容忽視的警訊
近期新冠病毒檢測陽性數量的攀升,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警訊。衛生防護中心預計,未來幾周的活躍程度將會持續上升。這意味著病毒仍在我們周圍流竄,並未完全消失。儘管社會已從嚴格的防疫措施中逐步鬆綁,但病毒本身的傳播能力並未減弱,尤其是在人員流動增加、社交活動頻繁的情況下,病毒更容易找到傳播的途徑。
關日華博士指出,目前流行的主要病毒株為XDV,它是與先前流行的JN.1相關的變異病毒株。病毒不斷變異是其生存的策略,新的變異株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播力或免疫逃逸能力,這也解釋了為何即使許多人曾感染或接種疫苗,仍有可能再次感染。
疫苗的防線:仍是關鍵所在
面對病毒活躍度的趨升,人們不禁會想:現有的疫苗是否還能提供有效的保護?關日華博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強調,雖然病毒株有所變異,但目前本港使用的新冠疫苗對於預防由XDV這類變異株引起的感染,仍然是有效的。
在疫情爆發初期,疫苗被視為終結疫情的希望,而在疫情進入常態化後,社會上出現了「疫苗疑慮」的情況,許多人認為已不再需要接種疫苗。關日華博士對此表示擔憂,他強調我們必須接受新冠病毒不會完全消失的事實,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它會與我們長期共存。
他提醒,即使身處香港,我們也可能因外遊而接觸到在其他地方爆發的病毒株,進而被感染。因此,接種新冠疫苗仍然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重要手段。疫苗的主要作用在於降低感染後發展成重症、需要住院甚至死亡的風險。雖然無法保證百分之百不被感染,但它能在關鍵時刻提供一道堅實的防線,避免疫情對個人健康系統造成嚴重衝擊。
打破「疫苗疑慮」:建立科學防護觀念
社會上之所以會出現「疫苗疑慮」,可能源於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隨著大規模疫情過去,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減弱,對疫苗的需求也隨之下降。另一方面,關於疫苗副作用的不實資訊或誇大報導,也可能讓部分民眾產生疑慮。
要打破這種疑慮,建立科學的防護觀念至關重要。我們需要明白,疫苗是經過嚴謹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被證明安全有效的。接種疫苗不僅是保護個人,也是對社區健康的貢獻。接種率的提高,有助於建立群體免疫,減緩病毒的傳播速度,降低整體社會的醫療負擔。
關日華博士也提到,對於符合資格的兒童,衛生署提供免費的疫苗接種服務。他呼籲家長毋須擔心,建議帶子女前往健康院接種所需的疫苗。這也再次強調了疫苗對於不同年齡層人群的保護作用,尤其對於免疫力相對較弱的兒童,接種疫苗能有效降低他們感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疫情常態化下的應對之道
在新冠疫情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學會與病毒共存,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除了接種疫苗,基本的個人衛生習慣仍然不可或缺,例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掩口鼻等。在前往人多擠迫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時,佩戴口罩也能提供額外的保護。
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並進行檢測。這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能避免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對於高危人群,如長者和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更應提高警惕,並積極諮詢醫生,了解是否需要額外接種疫苗或其他加強劑。
結語:持續戒備,疫苗先行
新冠病毒的活躍度趨升,提醒我們疫情並未完全結束。面對變異病毒株的挑戰,現有的新冠疫苗仍然是抵禦重症和死亡的有效工具。打破「疫苗疑慮」,建立科學的防護觀念,並在有需要時及時接種疫苗,是我們在疫情常態化下保障自身和社區健康的重要一環。讓我們持續保持戒備,並將疫苗視為健康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共同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疫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