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務處處長周一鳴於2025年5月3日親臨警察學院,檢閱116名完成「學警預備訓練課程」的學員結業會操。這場儀式不僅標誌著為期22週的專業訓練圓滿結束,更象徵著警隊人才培育機制邁向新階段——透過與三間專上院校合作推出的應用教育文憑課程,將實務知識與入職準備系統化整合,為有志青年提供兼具理論與實踐的進階培訓平台。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警隊的專業水平,也為未來的執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革新培訓模式:從傳統到現代
首屆「學警預備訓練課程」打破了過往單一化的教學框架,引入專上院校資源強化基礎理論教學。周一鳴在致辭時特別強調:「時代不同了,難以100%複製舊有模式」,這番話直指課程設計的核心精神——因應社會變遷調整培訓策略。相較於傳統學警課程側重體能與紀律鍛鍊,新制更注重培養批判思維與應變能力。例如,增設情境模擬演練單元,要求學員在突發事件中快速權衡法律授權比例原則。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學員的實戰能力,也使他們能夠更靈活地應對複雜的執法場景。
此外,課程還引入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讓學員在模擬環境中進行訓練。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訓練的真實性和互動性,還能有效降低實際操作中的風險。例如,學員可以通過VR設備模擬處理各種緊急情況,如恐怖襲擊、大規模抗議等,從而提升他們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決策能力。
跨領域協作:教育界與執法部門的戰略聯盟
此次課程最大的亮點在於建立「院校—警隊」雙軌導師制度。專上院校負責教授刑事司法體系、公共行政管理等通識科目;資深警官則主導防暴戰術、證據蒐集等實戰技能傳授。這種分工既確保了學術嚴謹性,又能貼近前線執法需求。獲獎學員分享時提到:「跨領域學習啟發我們以多維度思考治安問題」,反映協作模式已初見成效。
這種跨領域協作不僅提升了課程的質量,還為學員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例如,學員可以參加專上院校的研討會和講座,聆聽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學員也可以參與警隊的實地執法活動,親身體驗執法過程中的挑戰和困難。這種多元化的學習方式不僅拓寬了學員的視野,還能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應變能力。
韌力培育:從個人素質到團隊精神
周一鳴寄語畢業生需保持「有開工冇收工嘅韌力」,這既是對體能耐力的要求,更是心理抗壓能力的考驗。為強化此特質,課程特別加入壓力管理訓練模組——包括高強度連續勤務模擬、突發危機談判演練等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警察少年訓練學校」以嶄新模式回歸教育體系後(註:該校曾停辦多年),其強調的紀律養成與新制課程形成互補效應,共同塑造具備堅毅特質的新世代執法人員。
這場結業會操不僅是116名準警官職業生涯的起點,更是香港警隊人才戰略轉型的縮影。當全球執法環境面臨科技犯罪、社會價值多元化的雙重挑戰時,「智勇誠」不再只是口號——它需要通過結構化培訓轉化為可操作的專業能力。展望未來,「應用教育文憑—學警預備訓練」或將成為亞洲地區警察教育的參考範本,其成功關鍵在於持續平衡傳統價值傳承與現代化管理思維的有機融合。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3] www.hk01.com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