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財長警告:關稅衝擊經濟 衰退風險增

關稅的陰霾籠罩:耶倫為何憂心忡忡?

近期,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關於關稅影響的言論,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她直言不諱地指出,關稅對美國經濟產生「極其不利的後果」,並導致衰退機率「大幅上升」。這番話不僅引起了財經界的關注,也讓許多普通民眾開始思考:小小的一筆關稅,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殺傷力?

關稅,不只是數字遊戲

關稅,這個聽起來有些遙遠的經濟術語,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費。政府設立關稅的初衷,通常是為了保護國內產業,讓本土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或是平衡國際貿易逆差。 然而,經濟學界對於關稅的看法存在兩種主要論調:一部分人認為關稅是保護國內產業和應對貿易失衡的必要工具;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關稅是有害的,可能導致長期價格上漲,並引發破壞性的貿易戰。

耶倫顯然是後一種觀點的堅定支持者。她認為,關稅的影響遠不止於貿易數據上的增減。它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讓進口商品的價格水漲船高,無形中增加了家庭的開支。 同時,對於那些依賴進口零組件或原材料的美國企業來說,關稅更是雪上加霜,削弱了它們的競爭力。 例如,對於依賴從中國進口關鍵礦產的美國企業,關稅可能「削弱」其發展。

衰退風險悄然攀升

當關稅的負面影響不斷擴大,整個經濟體都可能受到波及。企業因成本上升而利潤受損,消費者因物價上漲而購買力下降,這都可能導致經濟活動放緩,甚至陷入衰退。 耶倫雖然沒有直接預測經濟會衰退,但她強調,關稅措施已經「大幅上升」了衰退的機率。 另一份針對經濟學家的調查也顯示,激進的關稅政策預計將在近期引發美國經濟顯著放緩,未來12個月美國陷入衰退的中位概率已接近50%。

這種擔憂並非空穴來風。過去的研究表明,即使在一些情況下,關稅對美國的通脹似乎沒有產生明顯的宏觀經濟後果,主要是因為匯率的變動抵消了大部分影響。 然而,關稅相關的不確定性仍然可能對經濟造成實質性傷害,持續壓制增長、推高通脹,並放大尾部風險。

誰為關稅買單?

關於關稅的另一個爭論焦點是:最終誰為關稅買單? 有些人認為,關稅由出口國支付,因此不會對本國消費者造成影響。然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明確指出,情況並非如此,相當一部分關稅都由美國老百姓支付。

這是因為,即使進口商最初支付了關稅,他們通常會將這筆額外成本轉嫁給下游企業或消費者。 因此,最終受到影響的往往是普通消費者,他們需要為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關稅戰的深層影響

關稅戰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較量,它還會帶來更深層次的影響。 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會讓企業更加謹慎,不願進行本土投資,這進一步拖累了經濟增長,提升了衰退風險。 同時,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性,甚至可能引發資本市場的恐慌。

此外,關稅戰還可能加劇全球經濟的下行風險。 許多國家的供應鏈已經高度全球化,關稅會擾亂現有的供應鏈,導致生產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這不僅會影響相關國家的經濟,也會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不利影響。

未來的路在何方?

面對關稅帶來的挑戰,美國經濟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 雖然市場對此感到悲觀,但也有觀點認為,這可能為美聯儲介入並放寬政策提供契機,進而有助於避免更嚴重的危機,例如再融資債務危機。 目前,銀行準備金處於危險的低位,經濟需要更多流動性來滾動這些債務。

然而,未來的走向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政府需要償還大量短期債務,企業和個人也面臨再融資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關稅政策如何調整,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如何走向,都將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結語

耶倫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 關稅這把雙刃劍,在試圖保護部分國內產業的同時,也給整個經濟體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特別是推高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關稅戰的陰霾尚未完全散去,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後續的發展,以及政策制定者如何應對這一複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