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意義深遠的協議,在華盛頓簽署,連結了美國與烏克蘭的未來,不僅關乎戰後重建,更觸及了深埋地底的珍貴寶藏。這不僅是經濟合作的象徵,更是地緣政治與戰略利益交織下的重要一步。
礦產協議:經濟復甦的基石
美國與烏克蘭簽署的這項「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核心內容是對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進行聯合投資,並成立「美國-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 這項基金的設立,旨在吸引全球投資流入烏克蘭,加速其經濟復甦與重建。
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思維里登科表示,這項協議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共識,將為烏克蘭帶來大量資源用於重建,並引進美國夥伴和戰略投資者的最新技術。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則強調,這項協議向俄羅斯傳達明確訊息,即川普政府致力於以自由、主權和繁榮的烏克蘭為核心的長期和平進程。
重建投資基金:無債務負擔的平等夥伴關係
協議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明確標註的「無債務負擔」。 思維里登科指出,協議中並未提及烏克蘭對美國的債務義務,這曾是美烏談判中的主要分歧之一。 儘管美國過去提供了巨額援助,但新協議的資金來源將完全依賴新許可證收入,涵蓋關鍵材料及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新項目,且收入和捐款在美烏均不徵稅,以確保投資者最大收益。 此外,烏克蘭與美國將共同管理此基金,雙方各佔50%股份,確保決策平等。 烏克蘭也保留對其地下資源、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的「全面控制權」,國有企業所有權不受影響。 基金的利潤在未來十年內將全部用於烏克蘭的新計畫或重建,不會進行分配。
優先權與戰略意義
根據協議,美國將有優先參與開發烏克蘭天然資源新投資計畫的權利,包括鋁、石墨、石油和天然氣。 這被認為是川普政府爭取與烏克蘭達成協議的關鍵因素之一,也與美國希望確保關鍵礦產供應鏈安全有關。
這項協議的簽署,不僅為烏克蘭的經濟重建注入新動力,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它向全球參與者釋放訊號,顯示與烏克蘭進行長期合作的可靠性。 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強調,任何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或物資的國家或個人,都不得從烏克蘭的重建中獲益。
談判過程的波折與最終突破
這項協議的達成歷經數個月的緊張談判,期間數度出現爭議,甚至在簽約前最後一刻還傳出美國提出附加條件導致受阻。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的一次會面曾因分歧不歡而散,打亂了原定的簽署計畫。 不過,雙方最終仍克服分歧,達成了這項協議。 據報導,最新協議草案對過去版本中烏克蘭反對的幾個關鍵點進行了調整,例如刪除了要求烏克蘭償還過去援助的措辭,並包含了保護烏克蘭免受可能妨礙其加入歐盟目標的具約束力協議所限制的條款。
未來的展望與挑戰
美烏礦產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兩國合作夥伴關係邁出了重要一步。 預計將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關注,為烏克蘭的經濟復甦注入新的動力。 然而,協議中並未包含烏克蘭所渴望的具體安全保障。 烏克蘭仍將繼續尋求更切實的安全保障。 此外,俄烏戰爭持續,札波羅熱核電廠等敏感議題也未在協議中提及。
儘管面臨挑戰,這項協議的達成,不僅為烏克蘭的重建提供了框架和資金來源,也鞏固了美國在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中的地位。 未來這項協議如何具體實施,能否有效地促進烏克蘭的經濟復甦並吸引更多國際投資,以及它對俄烏戰爭局勢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