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美債敞口:為何轉向一籃子債券?
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地緣政治風險、通膨壓力以及各國不同的貨幣政策,都讓投資者對於單一資產的配置開始產生疑慮。過去被視為「避險天堂」的美國國債,雖然仍具備一定程度的安全性與流動性,但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其「安全天堂」的地位似乎不再像過往那般牢不可破。在這樣的背景下,滙豐等金融機構提出建議,對於尋求降低美國國債曝險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將其部位置換為一籃子其他主權債,甚至涵蓋更多元化的債券類型,以分散風險並尋找更穩定的收益來源。
美債為何不再是唯一避風港?
美國國債之所以長期受到青睞,主要歸因於其極高的信用評級和龐大的市場規模,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然而,近年來的情況有所不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特別是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已經引發了市場動盪,甚至對美國國債的流動性造成影響。雖然美國財政部淡化了這些擔憂,認為是市場正常的去槓桿化操作,但投資者對美國政府財政未來表現與償債能力的疑慮確實存在。
此外,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對美債產生影響。雖然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進入降息循環,這通常有利於債券市場,但利率政策的前景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在高利率環境的支持下,美元一度維持強勢,但隨著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與其他主要貨幣的息差將縮小,美元升值空間減少,這也可能影響海外投資者對美債的吸引力。
同時,部分市場人士也擔憂,若全球經濟景氣惡化、各國財政壓力劇增,不排除會出現非常規手段的可能,例如將現有債務轉換成長期零息債券的傳聞。儘管這種情境被多數經濟學者認為機率極低,但這也凸顯了過度集中於單一國家資產的風險。
一籃子債券:分散風險的新視野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投資領域的金科玉律。對於希望降低美債集中風險的投資者而言,將資金分散配置到一籃子不同的債券中,無疑是一個理性的選擇。這一籃子債券可以包含多種類型,例如:
- 其他主權債: 若對美債市場信心受損,英國國債等其他主權債可以作為替代避險資產。雖然歐洲和日本的債券殖利率可能低於美債,但對於會對沖美元風險的投資者而言,其國內市場的政策前景可能更具吸引力。
- 投資等級公司債: 投資等級公司債兼具抗震與收益率效果,息率普遍較公債來得高,適合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一些注重收益與風險控制並重的投資等級公司債ETF,因其穩定的配息受到市場青睞。
- 其他固定收益資產: 除了傳統債券,投資者還可以考慮其他固定收益資產,例如高品質、高股息股票,在特定時期可以對抗市場波動。此外,特別股作為一種固定收益商品,也因其相對較高的票息率受到關注。
置換一籃子債券的操作方式
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直接購買單一債券可能存在門檻較高、手續複雜等問題。此時,透過投資債券ETF或債券基金,是參與債券市場相對省事且多人選擇的管道。債券ETF持有一籃子債券,能夠有效分散單一發行人的違約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選擇追蹤不同地區、種類、年期債券的ETF或基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債券ETF與直接持有債券有所不同。債券ETF持有一籃子持續輪換的債券,其價格隨市場變化而波動,不像直接持有債券有明確的到期還本日。因此,在選擇債券ETF時,除了追蹤指數和資產類別,也需要考慮其規模、經理費和保管費等因素。
綜合考量,審慎決策
總的來說,滙豐提出的建議反映了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者對於分散風險、降低美債集中曝險的需求。將投資組合置換為一籃子債券,可以擴大投資機會,透過多元資產策略管理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然而,任何投資都涉及風險,即使是債券市場也受到利率變化、發行人信用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長天期債券對利率變化更為敏感,價格波動可能更大。
投資者在做出決策前,應深入了解不同類型債券的特性、風險與潛在回報,並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尋求專業的財務意見。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不過度集中於單一資產,是應對不確定性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