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連6漲 收高406點

國際財經風雲變幻,日本股市近期表現亮眼,連續多日上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這波漲勢背後,究竟蘊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力量?日本經濟是否已走出失落的三十年?本文將深入剖析日股連續上漲的成因,並探討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拂曉的櫻花:日股為何能逆勢上揚?

近期,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然而日本股市卻逆勢而行,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動能。這並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從企業盈利改善、公司治理改革,到日圓貶值帶來的出口優勢,以及外資的積極湧入,都為日股的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為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積極推動公司治理改革,要求市淨率低於一倍的公司披露並實施改善措施,這項舉措有效提升了企業的利潤表現和市場競爭力,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此外,以股神巴菲特為代表的外資持續加碼日本股票,不僅提振了市場情緒,也抬升了估值預期。 在日圓貶值、歐美通膨及衰退風險增加的背景下,日本市場成為了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企業的蛻變: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日本企業近年來的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是推動日股上漲的重要內部動因。根據數據顯示,東證Prime市場上市公司的集團淨利預計連續三年刷新紀錄,其中汽車業表現尤為突出。 即使在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許多日本企業,特別是那些國內業務佔比較大的公司,仍然展現出強勁的需求和盈利增長。 這種盈利能力的改善,部分得益於企業自身結構性改革和公司治理的提升,也與日圓貶值對出口企業帶來的利好有關。 雖然日圓貶值會影響國民購買力,但對於擁有大量海外業務的跨國企業而言,將海外盈利換算成日圓後反而增加了帳面收益。

改革的春風:東證的積極作為

東京證券交易所在提升市場活力和吸引力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為了改善上市公司的成長性和流通性,東證將市場重新劃分為Prime、Standard、Growth三個板塊,並要求低市淨率的公司採取措施提升股價。 這些改革舉措迫使企業更加重視股東回報,削減虧損部門,並減少交叉持股,從而提升了整體經營效率和企業價值。 這些積極的改革信號,也為外資提供了更多投資日本股市的信心。

外資的青睞:「巴菲特效應」的引領

外資在日本股市中的交易量超過本土資金,他們的動向對日股有著重要影響。 2023年以來,外資持續淨買入日本股票,其中歐洲投資者表現尤為積極。 “巴菲特效應”更是引發了市場對日本企業的關注,巴菲特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資,帶動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強勁上漲。 在全球其他市場面臨挑戰時,日本股市的相對穩定和改革前景吸引了大量追求收益和避險的國際資金。 這種資金的流入,直接推升了日本股市的估值和表現。

日圓的雙刃劍:貶值帶來的影響

日圓貶值對於日本經濟和股市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貶值有利於日本出口企業,提高了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力,並增加了海外盈利的日圓價值。 另一方面,日圓貶值也會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影響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 然而,對於股市而言,日圓貶值帶來的出口企業盈利增長和外資流入的增加,短期內對股價起到了正向提振作用。

經濟的 paradox:股市與GDP的背離

儘管日本股市表現強勁,但日本的整體經濟增長並未出現同步的大幅提升,甚至在某些季度出現萎縮。 這種股市與GDP的背離現象,部分原因在於日本上市企業的盈利越來越多地來自海外業務,而這些海外盈利並未計入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 此外,高通膨也開始對國內消費產生影響,導致經濟增長不如預期。 然而,有分析指出,隨著薪資的逐步上漲和企業盈利的持續改善,未來有望看到日本經濟和股市共同好轉的局面。

未來的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展望未來,日本股市的走勢仍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前景、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日本國內的貨幣政策調整都可能帶來波動。 日本央行雖然近期結束了負利率政策,但預計仍將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這為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支持,但也可能限制日圓大幅升值的空間。 此外,日本政府計劃設立「金融及資產運用特區」,旨在吸引更多外國企業和人才,進一步推動金融業發展和資產管理規模,這有望為日股帶來新的利好因素。 雖然短期內日股可能會面臨一些調整壓力,但從長期來看,日本企業盈利能力的改善、公司治理的提升以及政府的積極改革,都為日本股市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投資者在關注日股的同時,也應密切留意相關風險,並結合自身情況做出投資決策。 日本股市的故事,或許才剛剛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