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生命,巨大的挑戰:新冠與腸病毒雙重夾擊下的嘶吼症危機
病毒來襲,幼兒首當其衝
當病毒在我們周遭伺機而動,最脆弱的生命往往首當其衝。最近一宗令人擔憂的個案,再次提醒我們對兒童健康的重視。一名年僅16個月大的男童,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同時,又遭受了鼻病毒或腸病毒的侵襲,不幸併發了嚴重的嘶吼症,情況危殆,目前正在廣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接受治療。這不僅是一個家庭的煎熬,也為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讓我們不得不再次審視這些看似普通的病毒,在特定情況下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雙重感染的風險:為何如此危險?
這宗個案的特殊之處在於雙重感染。新冠病毒我們已不再陌生,而鼻病毒和腸病毒也是兒童常見的病原體,通常引起普通感冒或腸胃不適。然而,當這幾種病毒同時攻擊一個年幼的身體時,免疫系統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症狀也可能因此加劇。 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他們的呼吸道較為狹窄,氣管內的軟骨組織尚未完全成熟。 一旦受到感染,氣管黏膜容易發炎水腫,導致呼吸道收窄,引發嘶吼症。
嘶吼症,顧名思義,其典型症狀是吸氣時發出如「海獅吠叫」般的刺耳聲音,伴隨聲線沙啞和咳嗽。 這是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喉頭和聲帶發炎腫脹,影響空氣正常通過。 對於成人來說,氣管內徑較大,即使發炎也不至於完全阻塞,但幼兒狹窄的氣管一旦腫脹,氣體交換能力會大幅降低,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急性阻塞,引發窒息風險。 這名16個月大男童併發嘶吼症並情況危殆,正是雙重感染對幼兒呼吸系統造成嚴重衝擊的寫照。
新冠病毒的持續威脅與疫苗的重要性
這宗個案也再次凸顯了新冠病毒對幼兒的潛在威脅。儘管許多人可能認為新冠疫情已遠去,但事實上,新冠病毒仍在社區中持續活躍。根據最新的監測數據,本港社區的新冠病毒活躍程度自三月中以來持續上升,呼吸道樣本的陽性比率創下近半年新高。 污水監測也顯示,人均新冠病毒含量顯著上升,變異病毒株XDV的流行率也在增加。 雖然現有的新冠疫苗對XDV仍然有效,但病毒的變異和傳播仍然是不可忽視的風險。
在這宗個案中,該男童並未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 衞生防護中心一再呼籲,未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的人士,特別是幼兒和兒童,應盡快接種疫苗,以有效預防新冠,並減低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疫苗接種是預防重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對於氣管相對脆弱的幼兒來說,更顯重要。 除了新冠疫苗,同時接種流感疫苗也能為兒童提供更好的保護,降低多重感染的風險。
預防病毒感染:不能鬆懈的衛生習慣
除了疫苗接種,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習慣仍然是預防包括新冠病毒、腸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基石。 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例如佩戴外科口罩,尤其是前往公共場所或在人多擠迫的地方時。 正確佩戴口罩,並在佩戴及脫下口罩前後保持手部衛生,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 勤洗手,避免觸摸眼、口、鼻,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以及避免共用個人物品,都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
對於家長來說,密切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至關重要。如果孩子出現發燒、氣促、哮鳴或如海獅般吠叫的咳嗽聲等症狀,應及早求醫。 嘶吼症的症狀有時容易與支氣管炎或哮喘混淆,因此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非常重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 雖然大部分嘶吼症個案都能在門診處理,但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甚至進入深切治療部。
疫情下的反思與前瞻
這宗男童的嚴重個案,不僅是一個單一事件,更是當前病毒流行情況的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病毒的威脅依然存在,特別是對免疫力較弱的幼兒。我們不能因為疫情趨於平緩而掉以輕心,而是應該繼續保持警惕,落實各項預防措施。
從這宗個案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首先,多重病毒感染的風險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病毒活躍度上升的時期。其次,疫苗接種對於預防新冠病毒重症仍然是關鍵。最後,良好的衛生習慣是保護自己和家人的第一道防線。
面對未知的病毒變異和潛在的流行病,我們需要持續關注最新的疫情資訊,並根據專家建議調整我們的應對策略。這包括及時接種疫苗,特別是為脆弱的兒童提供保護。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對兒童呼吸道疾病的認識,了解其症狀和應對方法,以便在必要時能夠及時尋求醫療幫助。
這名16個月大男童的經歷令人心痛,也希望他能夠早日康復。而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為自己和他人築起一道健康的防線,共同應對病毒帶來的挑戰。
團結一心,守護未來
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病毒無國界,也無年齡限制。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提高警覺,做好個人防護,並積極響應公共衛生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保護我們最寶貴的下一代。讓我們從這宗個案中汲取教訓,不鬆懈、不麻痺,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的健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