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貿易的風浪再起,來自中國的呼聲格外引人關注。 「中方冀法方為中企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這句話語重心長,不僅是外交層面的訴求,更觸及了全球化背景下,各國企業在跨國經營中所面臨的真實挑戰與期盼。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背後的經濟動機、國際關係的微妙平衡,以及一個公平、開放的營商環境對全球經濟的意義。
貿易摩擦的陰影:為何非歧視如此重要?
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家間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 在這樣的背景下,某些國家可能採取一系列措施,對來自特定國家的企業構成隱性或顯性的歧視。 法國最近提出的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加徵費用,便是這一趨勢的具體體現。 根據相關報導,法國政府計劃從明年起,針對每個來自中國的免稅小額包裹徵收額外費用,並期望與鄰國協商,推動歐盟在2028年取消小額包裹的免關稅規定。 這項措施主要針對SHEIN、Temu和阿里巴巴等中國電商平台,其目的在於遏止廉價包裹大量湧入歐洲市場,並計劃將收取的費用用於加強海關檢查和產品合規審查。
對於中國而言,法國的這一舉動被視為一種貿易壁壘。 儘管法國財政部長表示這是為了確保進口商品符合歐盟標準,但從中方的角度來看,這可能導致中國企業在法國市場面臨更高的成本和更複雜的程序,進而影響其競爭力。 因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表達了希望法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開、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的願望,並強調中方願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
非歧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在於它能確保所有市場參與者在相同的規則下競爭。 當一國對外國企業採取歧視性政策時,不僅會損害相關企業的利益,更可能扭曲市場機制,阻礙公平競爭和資源的有效配置。 長期來看,這將不利於全球產業鏈的穩定與發展,甚至可能引發貿易夥伴之間的報復性措施,導致貿易摩擦升級。
公平競爭的呼喚:中方對法方的期待
中國一直強調擴大高水平開放,並鼓勵本國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 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法國期間,也曾在法國媒體發表署名文章,表達了希望法國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營商環境的願望。 他指出,中國將加快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准入,歡迎更多高質量的法國產品和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支持更多中國企業到法國投資,並希望法方為他們提供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這表明,中國在推動雙邊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同時,也希望獲得對等的待遇。
中方對法方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的期待,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希望法國在制定和執行貿易政策時,對中國企業一視同仁,不採取針對性的限制或歧視性措施。 例如,針對小額包裹加徵費用一事,中方希望法方能考慮其對中國電商平台和消費者的影響,並在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前提下尋求更為平衡的解決方案。
其次,希望法國在市場准入、投資審查等方面保持透明和公正。 中國企業在法國投資設立電池工廠等,是中法在綠色創新領域合作的體現。 中方希望這些投資能夠獲得公平待遇,不受不必要的阻礙或歧視性審查。
最後,中方希望法方能積極推動歐盟遵循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通過協商妥善解決雙方關切,避免不合作、不發展帶來的風險。 這意味著,中方希望法方能在歐盟層面發揮積極作用,促進中歐之間更為順暢和公平的貿易關係。
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共同的責任
中方在表達對法方期待的同時,也重申了願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的立場。 這不僅是中國的單方面願望,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維護一個穩定、可預期的國際貿易秩序至關重要。
開放和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意味著各國應遵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則,減少貿易壁壘,促進投資便利化,並為各國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 這不僅有利於各國經濟的發展,也能促進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生產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
然而,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 各國在國家安全、產業保護、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考量,這可能導致貿易政策的差異和摩擦。 因此,關鍵在於各國之間加強溝通與協商,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方案。 中方強調通過協商妥善解決雙方關切,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
合作共贏的未來:超越貿易摩擦的視角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中法作為兩個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在歷史上曾有多次成功的合作。 在當今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法兩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應對全球性挑戰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 習近平主席在法國媒體發表的文章中也提到了,中方願同法方加強溝通協作,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並願同包括法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找到解決烏克蘭危機和巴以衝突的合理路徑。
這表明,中法關係不僅僅局限於經貿領域,更涵蓋了政治、文化、全球治理等多個層面。 在這樣的背景下,妥善處理雙邊經貿摩擦,為雙方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不僅有利於雙邊經貿關係的健康發展,也能為兩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一個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是合作共贏的前提。 當企業能夠在公平的環境下自由競爭,創新活力才能得到充分釋放,市場潛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 這不僅能為雙方經濟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能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信任,為中法關係的長期穩定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結語:在相互尊重與合作中前行
「中方冀法方為中企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這句話凝結著中國對更公平國際貿易秩序的期盼,也反映了全球化時代各國企業所面臨的共同挑戰。 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當下,維護一個開放、包容、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這需要包括中法兩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基礎上,妥善處理分歧,共同應對挑戰,為全球經濟的復甦與繁榮貢獻力量。 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土壤上,各國企業才能真正實現互利共贏,全球經濟才能煥發出更強大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