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盼法營造公平經商環境

國際財經領域波瀾再起,一道關於「非歧視營商環境」的呼籲,從東方古國傳向了浪漫之都。這不僅是外交辭令的交換,更是全球經濟格局下,不同國家間利益訴求與經貿規則的微妙博弈。當法國政府計畫對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徵收額外費用時,中方對此表達了關切,並希望法方能為中國企業提供一個公開、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這場看似針對小額包裹的稅收調整,實則觸及了更深層次的國際貿易原則與國家間的經貿關係。

營商環境的溫度計:何謂「非歧視」?

在國際經貿的語境下,「非歧視」是一個核心原則,它如同營商環境的溫度計,衡量著一個國家對待國內外企業的公正程度。 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最惠國待遇」,即一國給予任何貿易夥伴的優惠待遇,必須立即無條件地給予所有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二是「國民待遇」,指外國企業在一個國家的待遇,不應低於本國企業。 中方此次向法方提出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的期望,正是基於這些國際經貿基本原則。

法國計畫對中國小額包裹徵稅的措施,被認為主要針對來自中國的電商平台,如SHEIN、Temu和阿里巴巴等。 這種針對特定國家和特定商業模式的費用徵收,可能被視為一種歧視性待遇,引發了中方的關注。

法國的考量:小包裹背後的大挑戰

法國政府之所以考慮對中國小額包裹徵稅,背後有其自身的考量。法國財政部長表示,這筆費用將用於加強海關檢查和產品合規審查,以確保進口商品符合歐盟標準。 每年有大量的中國小額商品湧入法國,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 法方認為,徵收額外費用可以遏止廉價包裹的大量湧入,並保障市場公平。

這種措施的提出,反映了法國乃至部分歐洲國家在面對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廉價商品大量湧入所帶來的挑戰。這其中涉及的不僅是稅收問題,還包括產品品質、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內產業競爭力等一系列複雜議題。

中方的期望: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

面對法國的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達了中方願同各國一道,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的願望。 中方強調,希望法方為中國企業提供公開、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這表明中方認為法國擬議的措施可能對中國企業構成歧視,並希望通過對話協商來解決分歧。

中方在國際經貿關係中,一直強調維護公平競爭原則,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是吸引外資、促進國際貿易的重要基石。中方希望通過與法國的溝通,推動法方 reconsider 其政策,確保中國企業在法國市場能夠享有公平待遇。

經貿摩擦的冰山一角:更廣泛的挑戰

法國對中國小額包裹徵稅的計畫,只是當前全球經貿關係中一系列摩擦的冰山一角。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各國之間的經貿關係日益複雜,貿易保護主義、投資限制等問題時有發生。 在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界定數字產品的「同類性」、如何適用非歧視待遇原則等新問題也不斷湧現。

這也提醒我們,維護一個公平、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環境,需要各國共同努力。通過對話協商,而非單邊措施,才能妥善解決經貿分歧,實現互利共贏。

前景展望:對話與合作的道路

中方希望法方為中國企業提供非歧視營商環境的呼籲,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方向。未來,中法雙方需要加強溝通,深入了解彼此的關切。法國方面可以更清晰地解釋其措施的目的和執行細節,打消中方的疑慮。中方也可以表達其在產品合規、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努力,增強法方的信心。

通過建設性的對話,雙方有可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解決法國對小額包裹湧入的擔憂,又能確保中國企業在法國享有公平待遇。這不僅符合中法兩國的利益,也為維護開放、包容的國際貿易體系樹立了榜樣。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下,對話與合作是應對挑戰、實現共同繁榮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