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免美乙烷關稅 貿易戰現轉機

近期有報導指出,中國已免除對美國乙烷的進口關稅,這是在中美貿易關係中一個值得關注的動態。 乙烷作為一種重要的石化原料,在中美貿易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其關稅的變化不僅影響兩國的貿易額,更牽動著全球石化產業的供應鏈。

乙烷:現代石化產業的基石

乙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碳氫化合物,其化學式為C2H6,是天然氣凝析液(NGL)的一種。 儘管它可以用作燃料燃燒,但在石化產業中,乙烷作為生產乙烯的主要原料,其價值更為顯著。 乙烯是製造塑料、防凍劑和溶劑等眾多重要產品的基礎成分。 透過蒸汽裂解過程,乙烷在高溫下分解成乙烯和其他較小的分子,這些分子是製造各種塑料和合成纖維的關鍵。

在「頁岩氣革命」之前,乙烷市場被認為潛力較低。 然而,美國頁岩氣的大量開採導致乙烷產量過剩,超出了美國國內的需求。 這種過剩的供應為美國向歐洲、南美和亞洲出口乙烷創造了機會,其中中國是美國乙烷的主要出口市場,佔美國乙烷出口量的近一半。

中美貿易戰下的乙烷關稅波動

中美貿易戰始於2018年初,起因是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行為和知識產權問題提出關切,並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也採取了報復性措施。 在這場貿易衝突中,乙烷未能倖免。 本月初,中國為了回應美國提高對華關稅的決定,將包括乙烷在內的美國商品進口關稅提高至125%。

然而,近期有報導指出,中國已免除對美國乙烷進口加徵的這項125%關稅。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此舉有助於減輕中國石化企業進口美國乙烷的壓力,同時也為美國的天然氣液體(頁岩氣生產的副產品)提供了銷售出路。

關稅豁免的背後:產業壓力與貿易緩和跡象

中國考慮豁免部分美國商品(包括乙烷)的關稅,被視為貿易戰對特定產業造成沉重經濟負擔的跡象。 儘管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遠高於中國從美國的進口,但這次的舉動突顯了中國某些產業對美國商品的依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塑料製造國,部分工廠高度依賴美國進口的乙烷作為生產原料。 徵收高額關稅會顯著增加這些企業的成本壓力。

此次關稅豁免也與美方近期的部分讓步形成了對照。 美國本月稍早也將電子產品從對中145%關稅的適用範圍中排除。 這些相互的讓步顯示出中美兩大經濟體之間產業鏈的緊密連結,貿易戰升級可能導致部分關鍵產業陷入停滯。

此外,有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正在評估受關稅影響的行業,並收集可以免徵關稅的商品清單,要求企業提交申請。 這表明中國正在仔細衡量貿易戰的後果,並試圖減輕其對國內產業的衝擊。 高盛預期,若中美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中國可能會優先將乙烷等化工原料納入關稅豁免清單。

乙烷關稅免除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中國免除美國乙烷進口關稅的決定,預計將對中國石化產業和美國能源產業產生積極影響。 對於中國的乙烷進口商(如衛星化工、新浦化工、中石化、三江精細化工和萬華化學集團)而言,這將降低其原料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對於美國的乙烷出口商(如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這將確保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緩解因關稅壁壘造成的出口壓力。

儘管此次關稅豁免是貿易關係中的一個積極信號,但中美之間的貿易前景依然存在變數。 有報導稱,最終的關稅豁免清單仍在調整中,且相關討論能否取得最終進展仍不明朗。 中國一再表示,除非美國取消關稅,否則將「奉陪到底」。 這場貿易博弈的未來走向仍取決於兩國之間的談判和各自的國內經濟考量。

此次乙烷關稅的免除,可以視為中美在特定領域尋求務實合作的體現,但也反映了貿易戰對雙方經濟的實際衝擊。 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當下,貿易摩擦的緩和有利於穩定全球供應鏈和市場預期。 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的發展,將持續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