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預測:關稅風暴後市趨穩

金融市場的波瀾起伏,往往牽動著全球經濟的神經。近期,關稅議題的紛擾,再度為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在高盛集團的視角下,這場關稅的「混亂」過後,金融市場預計將逐步重拾平靜。然而,這份平靜並非毫無波瀾,其中蘊含著對未來走向的判斷與提醒。

關稅風暴下的市場震盪

關稅政策的變動,猶如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市場的陣陣漣漪。特別是突如其來的關稅宣佈,往往讓投資者措手不及,引發避險情緒的升溫,市場波動加劇。近期,美國對部分國家恢復或加徵關稅的消息,便一度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盪,股價、債券收益率、匯率等都受到顯著影響。

高盛的觀點顯示,這種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影響投資和經濟增長的不利因素。企業管理層在此情況下,首要任務往往是控制成本,甚至可能出現裁員的情況。這說明,關稅變動不僅影響貿易本身,更會透過企業行為傳導至整體經濟,進而影響金融市場的表現。

高盛的預期:混亂後的平靜

在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看來,儘管關稅等不明朗因素持續存在,並可能對資本市場活動造成影響,但人們總有交易和集資的需求,只是需要調整預期。因此,他相信最終政策會更加明朗,市場也將逐步平靜下來。 換句話說,高盛認為目前的混亂是暫時性的,市場將在適應新環境後恢復穩定。

此外,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也曾就關稅政策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發表看法。雖然關稅可能導致經濟增速放緩,但他認為這種影響可能是短暫且劇烈的下跌,隨後會出現復甦。 這與市場將趨於平靜的預期相符,意味著在高盛看來,關稅的長期衝擊可能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關稅政策出現緩解或暫停實施時,市場會出現顯著的反彈,這被視為一種「釋放性反彈」(relief rally)。 這種反應也側面印證了市場對關稅壓力的敏感性,以及政策趨於穩定時市場恢復常態的潛力。

平靜下的暗流與潛在風險

然而,市場的平靜並不等同於風險的消失。高盛的分析也指出,儘管市場可能平靜下來,但仍有一些潛在的挑戰需要關注。

首先,是關稅對通膨的影響。高盛認為,關稅將一定程度上提高通膨水平。 如果通膨壓力持續存在,可能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進而對市場產生影響。

其次,是經濟增長的韌性問題。儘管高盛不認為美國經濟會因關稅而陷入衰退,但他們預期經濟增長會受到影響,並將2025年的美國實際GDP增長預期下調至0.5%。 經濟增長的放緩,即便不是衰退,也可能限制市場的上漲空間。

再者,是政策不確定性的持續性。儘管市場可能暫時平靜,但如果貿易政策再次出現反覆,可能會再次引發市場動盪。 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最後,儘管股市可能在經歷短暫下跌後回升,但高盛也警告稱,在某些情況下,市場調整可能演變成週期性熊市,尤其是當衰退風險累積時。 週期性熊市意味著長時間的下跌和緩慢的復甦,這對投資者而言是更為嚴峻的挑戰。

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在高盛預期的「關稅混亂後金融市場將平靜下來」的背景下,投資者不應完全掉以輕心。市場的平靜更多是從劇烈波動回歸相對穩定,而非毫無風險。

首先,應密切關注政策走向,特別是與貿易和關稅相關的官方表態。政策的明朗化是市場平靜的基礎。

其次,需要對通膨和經濟增長前景保持警惕。這些宏觀經濟因素將影響企業盈利和市場估值。

再者,考慮到市場可能出現的短期波動和潛在風險,投資者可以採取分散投資策略,降低單一資產或市場的風險。

最後,雖然高盛對市場長期保持樂觀,認為未來六到十二個月股市可能走高,但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謹慎評估市場前景,避免盲目追逐短期反彈。

結語

高盛預計關稅混亂後金融市場將趨於平靜,這為焦慮的投資者帶來了一線希望。然而,這份平靜是在經歷了劇烈波動後的回歸常態,而非完全風平浪靜。政策的不確定性、通膨壓力以及經濟增長的挑戰依然存在。投資者應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分析市場,並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投資策略,才能在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