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的迷霧:標普為何認為美中信用評級短期內不受影響?
貿易戰,一個籠罩在全球經濟上空的陰影,其深遠影響無人不知。然而,在關稅壁壘層層加碼、供應鏈岌岌可危之際,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標普(S&P Global)卻發出了一個看似悖論的觀點:美中兩國的信用評級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因此受到顯著影響。這究竟是為何?難道貿易戰的烈火對這兩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毫無威脅嗎?抑或是標普看到了我們尚未察覺的深層原因?
這項看似平淡的判斷,實則蘊含著對美中經濟體量、韌性及其政策空間的深刻洞察。標普全球的首席主權分析師認為,相較於其他較貧窮或已面臨降級警告的國家,美中兩國憑藉其龐大的經濟規模和應對能力,短期內尚有抵禦貿易戰直接衝擊的「空間」。 然而,這份「空間」並非毫無邊際,長期來看,貿易戰的持續與升級仍可能對兩國的經濟基本面和信用狀況帶來挑戰。
潛藏的韌性:為何短期內影響有限?
標普的觀點並非空穴來風。對於美國而言,其AA+的主權信用評級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徵收關稅前夕仍獲得穩定展望的重申。 標普當時指出,儘管美國面臨政府債務佔GDP比重接近100%以及財政赤字等挑戰,但其龐大的經濟體量和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賦予了其一定的韌性。 換言之,美國經濟有足夠的廣度與深度來吸收部分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
同樣,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政策調控空間。儘管貿易戰對其出口導向型產業造成壓力,並可能影響就業和消費,但中國政府可以通過財政刺激、貨幣政策調整等手段來對沖部分負面影響。 標普的分析師就指出,相較於關稅的直接衝擊,中國若過度依賴大規模信貸刺激來維持經濟增長,反而可能對其信用評級產生更大的影響。 這意味著,中國的風險點更多在於其內部經濟結構和政策選擇,而非貿易戰本身在短期內就能撼動其主權信用根基。
然而,這並不代表美中兩國能完全置身事外。標普也坦承,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因素,可能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和市場情緒。 此外,如果貿易戰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將對嚴重依賴這些收入來源的國家造成更大打擊,進而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內的信用狀況惡化,這種連鎖反應最終也可能波及美中。
不可忽視的漣漪效應:亞太地區首當其衝
與美中不同,亞太地區的許多經濟體在貿易戰中則更顯脆弱。標普和惠譽等評級機構都發出警告,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對亞太地區的增長和信心造成了顯著打擊,對該地區的信用環境不利。 這是因為亞太地區高度依賴對美中的出口,製造業和小型經濟體尤其容易受到關稅政策的衝擊。
例如,如果美國對其他經濟體開徵關稅,其地緣政治和經濟後果將是深遠的。 同時,中國出口產品持續被徵收關稅,將削弱其競爭力,可能導致中國出口商降價以處理過剩產能,進而加劇亞太地區製造商之間的競爭和壓力。 這種「痛苦」的傳導效應,使得亞太地區成為貿易戰中最先感受到寒意的區域。
信貸風險的陰影:中國國內挑戰不容小覷
雖然標普認為貿易戰短期內不會直接影響中國的主權信用評級,但其對中國國內經濟的影響,特別是信貸風險,則不容忽視。標普全球評級曾警告,如果更高的關稅打擊更甚,且中國房地產市場未見底,銀行不良資產率可能逼近疫情期間的高峰。 關稅上調可能衝擊出口相關行業和就業,導致中小企業和無擔保個人貸款的拖欠率上升。
此外,標普也曾指出,貿易衝突拖延得越久,中國政策制定者就越有可能依賴放鬆貸款來刺激經濟,以彌補貿易戰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然而,過度依賴信貸擴張來維持增長,反而可能對中國的信用評級構成更大威脅。 這顯示,貿易戰雖然不是唯一因素,但它加劇了中國國內經濟面臨的結構性挑戰和信貸風險。
長期觀察:關稅只是冰山一角
總而言之,標普認為貿易戰短期內不會顯著影響美中信用評級,更多是基於這兩個經濟體龐大的體量和一定的政策空間。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貿易戰的影響可以被忽略。長期來看,持續的貿易緊張、不確定性上升、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以及對其他經濟體的負面外溢效應,都可能最終傳導至美中兩國,對其經濟基本面和信用狀況構成壓力。
標普也明確表示,除了貿易戰,其他因素也可能影響美中評級。對於美國而言,持續的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以及政治僵局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都是其信用評級面臨的潛在風險。 而對於中國,過度依賴信貸刺激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壓力,則是其國內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因此,將標普的判斷理解為貿易戰無關緊要,將是片面的。更準確的解讀是,貿易戰是一系列影響全球經濟和各國信用狀況的複雜因素之一,其對美中的直接和短期影響相對可控,但其長期和間接影響,特別是通過全球經濟放緩、供應鏈調整和國內風險傳導等途徑,仍值得密切關注。 標普的分析更像是一個提醒:在觀察貿易戰的同時,不要忽略其他可能影響美中以及全球經濟的潛在風險。
餘韻:迷霧中的展望
貿易戰的迷霧尚未散去,其最終走向和影響仍充滿變數。標普的分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為何美中兩國在短期內 seemingly 能夠抵禦部分衝擊。然而,這份抵禦能力並非無限,長期來看,貿易戰的持續升級,以及與其他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交織,將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美中兩國也無法完全倖免。 未來的信用評級走向,將取決於貿易戰的發展、各國的政策應對,以及潛在的「黑天鵝」事件。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保持警惕和靈活應變,才是穿越貿易戰迷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