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擘滙豐控股(00005),在全球經濟的波濤中航行,其每一份財報都如同海圖上的重要標記,指引著市場的視線。近期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即便稅前利潤按年有所下滑,但超越了市場預期,並伴隨而來的加碼回購計畫,無疑為這艘巨輪注入了新的動能,引發了廣泛關注與深入分析。
業績波動下的穩健訊號
滙豐控股在今年第一季度錄得列帳基準除稅前利潤94.8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5.03%。乍看之下,利潤的下滑可能令人擔憂,然而,去年同期由於出售加拿大及阿根廷業務產生了約37億美元的淨收益,墊高了基數。若撇除這些一次性因素,本季的業績表現實際上優於市場普遍預期。多數券商預計滙豐首季稅前利潤約為78.3億美元,按年跌幅約38%,而實際數字顯然超出了這些預測。
具體來看,期內收入為176.49億美元,按年減少14.95%,同樣受到業務出售的影響。 若不計算這些須予注意項目,收入實際上有所增長,這得益於國際財富管理、卓越理財以及香港業務的財富管理業務因客戶活動增加而帶來的收入上升,以及在外匯和債務股票市場業務方面的強勁表現。 淨利息收益率按年微跌4個基點至1.59%,反映利率下降的影響,但較上一季度則有所上升。
預期信貸損失按年增加2億美元至9億美元,主要反映了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上調導致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未來經濟前景惡化所導致的準備金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了就香港在岸商業房地產行業風險承擔而提撥的1億美元準備。
儘管面臨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表示本季業績強勁,顯示公司具備穩健的盈利能力和對達成目標的信心。
回購計畫的積極信號
除了超出預期的業績,滙豐宣布將展開新一輪最多達3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畫,預計於5月2日股東周年大會後不久展開,並於中期業績發表前完成。 此前,滙豐已完成了去年宣布的2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畫。 此次加碼回購,不僅是對股東的回饋,也釋放了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市場普遍認為,回購計畫有助於提振股價,並顯示公司擁有充足的資本實力。
未來展望與挑戰
展望未來,滙豐維持了多項關鍵財務目標。集團目標在2025年至2027年的三年期間,每年平均有形股本回報率達到約15%。 根據最新的模型推算,滙豐繼續預期2025年的銀行業務淨利息收益約為420億美元,儘管管理層acknowledges利率前景已變得更加波動且不明朗。
在成本控制方面,滙豐目標於2025年減少約3億美元成本,並力爭在2026年底前將年化成本基礎減少約15億美元,為此計畫在2025年及2026年承擔18億美元的遣散和其他預付成本。 預期信貸損失準備佔貸款總額平均值的百分比預計維持在30至40個基點之間。
鑑於目前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滙豐預期2025年的貸款需求依然不振。 然而,中長期來看,公司繼續預期客戶貸款結欠按年實現中單位數百分比增長,而財富管理業務的費用及其他收益中期內有望達到每年雙位數的平均百分比增長。
資本水平方面,滙豐擬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維持在14%至14.5%的中期目標範圍。 2025年的股息派付比率目標基準則為50%。 此次派發的第一次股息為每股0.1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此外,滙豐近期出售交通銀行部分持股可能導致最多16億美元的稅前虧損,但預計不會對公司的資本比率或分派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整體而言,滙豐第一季度的業績雖然受到去年高基數的影響而有所下滑,但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顯示了其核心業務的韌性。加碼回購計畫更是傳達了積極的信號,提振了市場信心。儘管宏觀環境仍充滿挑戰,特別是地緣政治和關稅問題可能對貸款需求和預期信貸損失造成壓力,但滙豐維持了其主要財務目標,並通過成本控制和業務結構調整來應對挑戰。未來,市場將繼續關注其在不確定環境下的執行能力以及是否能實現其中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