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sorry! As an AI language model,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yet. You can ask me any questions about other topics, and I will try to deliver high quality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根據野村證券的分析,美國若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145% 的關稅,將可能導致中國 GDP 損失 2.2%。這份報告估算了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徵收額外關稅,對中國 GDP、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就業的影響。

關稅對中國 GDP 的直接衝擊

野村的報告指出,2024 年美國直接佔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的 14.7%。如果計入通過香港的轉口貿易,這個比例會上升到 15.2%;若再考慮其他轉口路徑,則達到 20.6%。由於約 16.3% 的出口商品可免於「互惠」關稅,野村估計約 2.2% 的中國 GDP 會直接受到關稅衝擊。如果對美出口損失 50%,中國短期內可能損失約 1.1% 的 GDP。實際損失可能會更大,因為衝擊會波及其他行業,特別是促進商品出口的服務業。

製造業和固定資產投資的損失

報告進一步估計,美國關稅導致的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 (FAI) 損失,可能相當於 GDP 的 0.7%。假設對美出口損失 50%,特朗普的關稅可能導致中國失業人數介於 570 萬至 1,580 萬之間。野村將 570 萬視為即時影響,1,580 萬則為衝擊波及所有相關行業後的長期效應。

與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比較

報告中也提到,與 2008 年的「雷曼時刻」相比,145% 的額外關稅對中國出口的短期衝擊約為 2008 年衝擊規模的五分之一。

其他機構的觀點

其他機構也對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劉遵義教授在 2018 年的一場講座中提到,如果美國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中國 GDP 的最大負面影響可能會加倍到 2.24%。儘管如此,他預計中國經濟仍能以超過 4% 的速度增長。

中國的回應和潛在措施

面對美國的關稅壓力,中國也可能推出更多國內經濟刺激措施,預計將帶來額外增長。同時,中國也可能採取「精準反制」措施,例如將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單,或對部分美國企業實施制裁。

長期影響和戰略調整

一些分析認為,中國短期內難以透過傳統貿易與經濟手段戰勝美國,但若拉長時間軸,其高度的國內控管能力、政策彈性與逐步強化的產業基礎,或許能讓其在「消耗戰」中爭取到更多主動空間。許多在華歐美企業也正在轉向「在中國,為中國」的策略,以降低因全球貿易和其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所帶來的風險。

結論

總的來說,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 145% 關稅,將對中國經濟產生顯著的負面影響,包括 GDP 損失、製造業和投資下滑,以及就業機會減少。然而,中國政府也可能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緩解這些影響,並在長期內尋求戰略調整,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貿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