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速報】賽力斯衝刺港股 傳集資156億 電動車新貴掀認購熱潮

新能源汽車浪潮奔騰,資本市場聞風而動。在眾多追逐電動化、智能化未來的身影中,一家與科技巨頭華為深度結盟的車企——賽力斯,正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最新消息指出,這家在A股已然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正計劃叩響香港資本市場的大門,尋求進行H股上市,傳聞集資規模高達156億港元,此舉無疑為波譎雲詭的全球新能源車壇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注入新的想像與活力。

劍指香江:策略佈局的深層考量

賽力斯選擇此時赴港上市,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其發展戰略與外部環境交織下的必然選擇。作為一家已在上海A股上市的公司,尋求香港H股上市,意味著其希望建立「A+H」雙融資平台。這不僅能拓寬融資渠道,引入更多元化的國際投資者,更能藉助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升企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資金是驅動技術研發、產能擴張、市場開拓的關鍵要素。據傳高達156億港元的集資額,無疑能為賽力斯未來發展提供強勁的資金支持。

過去一年,香港市場迎來多宗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或二次上市的案例,顯示出香港作為集資平台依然具備吸引力,尤其是對於希望擴大海外影響力、優化股權結構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賽力斯此番行動,也被一些分析人士視為響應國家政策導向,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體現。

問界模式:華為加持下的騰飛

談論賽力斯,華為是繞不開的關鍵詞。自2021年與華為合作推出「問界」品牌以來,賽力斯便藉助華為在智能技術、品牌影響力及銷售渠道上的優勢,實現了銷量和市場關注度的飛躍。問界系列車型,包括M5、M7、M8(已發布,據報廣受關注)和M9,在市場上獲得了廣泛認可。

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模式被稱為「智選車」模式,即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品控,並利用自身的龐大零售網絡進行銷售,而賽力斯則負責車輛的研發、製造、交付和服務。 這種模式使得賽力斯能夠快速提升其產品智能化水平,觸達更廣闊的消費者群體,極大地提振了其市場表現。數據顯示,問界品牌在2024年的總交付量達38.71萬輛,按年增長高達268%。 這種爆發式的增長,正是賽力斯從連續虧損走向盈利的關鍵。 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收1451.12億元人民幣,按年大增逾3倍,並實現純利59.46億元人民幣,成功扭虧為盈,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理想之後,全球第四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近期,賽力斯更是擬收購華為持有的「問界」等商標權,這被解讀為華為進一步堅定其「不造車,為車企造好車」策略,同時也有助於賽力斯在海外市場推廣問界品牌時擁有清晰的產權歸屬。 雙方的深度綁定與策略調整,顯示出合作模式正不斷演進,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未來發展需要。

集資用途:繪製發展藍圖

賽力斯在招股文件中明確表示,此次香港上市的集資所得將主要用於研發投入、多元化新營銷渠道建設、海外銷售及充電網絡服務,以及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這反映了賽力斯對於未來發展方向的清晰規劃。

持續的研發投入對於新能源汽車企業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智能化、電動化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高額的研發費用(例如2023年因問界M9、M7等研發投入較高導致的虧損)是新勢力車企的常態,也是保持競爭力的必要條件。將集資所得用於研發,顯示出賽力斯希望在核心技術上不斷突破,鞏固其產品優勢。

拓展多元化的營銷渠道和完善服務網絡,特別是海外市場的佈局,是賽力斯實現「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願景的重要一步。 雖然目前賽力斯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佔比較小(2024年海外銷量為9185輛,按年下滑7.5%),但公司已表明計劃推進高端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本地化落地,以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標準及當地客戶需求,並探索進入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興市場。 香港作為國際化平台,無疑能為賽力斯「出海」戰略提供便利。

潛在風險與機遇:資本遊戲的雙刃劍

儘管賽力斯在華為加持下實現了業績的爆發,但赴港上市也面臨諸多挑戰與風險。市場競爭激烈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顯著特徵,國內外眾多品牌都在爭奪市場份額。雖然問界系列產品表現強勁,但能否持續保持領先地位,仍是未知數。

其次,對華為的依賴程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雖然雙方通過簽署協議、商標轉讓等方式試圖明確權責並深化合作,但華為在技術、渠道、品牌上的強勢地位,使得賽力斯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合作夥伴的策略調整。例如,華為也在與奇瑞、北汽、江淮等車企展開智選車或零部件供應合作,市場擔心華為會否“厚此薄彼”。

此外,全球經濟形勢、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鏈穩定性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政策和技術標準差異,都可能對賽力斯的經營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集資額的規模能否被市場充分消化,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如何,也存在不確定性。

然而,機遇同樣顯而易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廣闊,智能化、網聯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賽力斯藉助華為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在技術和產品定位上具備一定優勢。成功在香港上市,不僅能為其提供寶貴的資金支持,更能藉助國際資本市場的監督和資源配置作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速國際化進程。香港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更加多元,對於具有科技屬性和成長潛力的新經濟公司接受度較高,這為賽力斯提供了一個理想的融資和展示平台。

未來展望:征途未止,行則將至

賽力斯衝刺香港上市,不僅是其自身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與資本市場互動的一個縮影。156億港元的集資目標,承載著賽力斯做大做強、走向國際的雄心。

未來,賽力斯需要證明其在脫離單一爆款依賴後,能夠持續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需要證明其與華為的合作模式是可持續且能帶來長期價值的;更需要在全球市場的複雜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香港的資本市場將成為考驗其成色的一個重要舞台。無論最終集資額幾何,賽力斯的上市進程都將是觀察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華為汽車業務佈局以及香港資本市場活力的重要窗口。這趟劍指香江的征途,充滿挑戰,但也蘊藏著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