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大選開跑 25%選民提前投

加拿大大選於2025年4月28日開始投票,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是「特朗普效應」。以下是關於這次選舉的一些重點:

特朗普效應

  • 對選情的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和言論,例如汽車關稅和領土主權威脅,使這次加拿大選舉與以往不同。選民更加關注加美貿易戰、多元化對外貿易關係以及保護加拿大主權和經濟等議題。
  • 保守黨的策略:保守黨領袖博勵治一度模仿特朗普,將自己定位為傳統精英和主流媒體的對立面。他提出的政綱與特朗普相似,例如削減稅收、建立小政府、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等,以迎合保守派選民。
  • 選民情緒:特朗普多次表示加拿大應該成為美國第51個州,這激發了加拿大選民的反美情緒,使得選情更加複雜。

各黨派的應對

  • 自由黨: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對美國採取較為強硬的立場,並尋求與歐洲盟友加強聯繫,以宣示主權。卡尼的競選口號是「加拿大強大」,並取消了一些前任總理杜魯多備受爭議的政策,例如碳稅和一手房屋增值稅。
  • 保守黨:保守黨領袖博勵治試圖與特朗普劃清界線,並將關稅戰歸咎於自由黨,以挽回民望。
  • 新民主黨:預計席位將大幅減少,不再是國會第三大黨。

選民投票情況

  • 提前投票率創新高:在4月18日至21日的提前投票期內,共有730萬選民參加投票,較2021年大選增加了25%,創下歷史新高。
  • 選民關注度提高:這次大選的辯論收視率和網路直播點閱率都比2021年大選翻倍,顯示選民對國家事務的關注程度因特朗普的影響而提高。

各黨支持率

  • 自由黨領先:益普索(Ipsos)的民調顯示,自由黨的支持率為42%,高於保守黨的38%。
  • 關鍵選區佔優:自由黨在安大略、魁北克、卑詩省等關鍵選區佔據優勢。

總結:

加拿大大選不僅受到國內經濟和社會問題的影響,還深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政策的牽動。「特朗普效應」促使選民更加關注國家主權和對外關係,各黨派也調整策略以應對這一挑戰。提前投票率的上升和辯論關注度的提高,都顯示出這次大選對加拿大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