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轉向與前路漫漫:歐洲央行減息空間的解析
全球經濟在經歷疫情後的劇烈震盪及隨之而來的高通膨洗禮後,正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各國中央銀行為抑制物價飆升,紛紛採取了數十年來最為激進的升息行動。如今,隨著通膨壓力趨緩,政策的重心正緩慢轉向,市場屏息以待何時啟動降息循環。歐洲央行(ECB)作為歐元區貨幣政策的掌舵者,其一舉一動牽動著區內五億人口的經濟福祉。在近期,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傳遞出關於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關鍵信號,特別是關於進一步減息的可能性,引發了廣泛關注。
其中,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兼法國央行行長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的發言尤為引人矚目。他明確表示,隨著歐元區通膨率持續走低,歐洲央行仍有逐步減息的空間。 這番話不僅是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也為未來政策路徑描繪了輪廓,暗示著繼初步降息之後,貨幣政策仍具備進一步寬鬆的可能性。理解這一「減息空間」的內涵,需要深入剖析當前的經濟環境、通膨前景以及歐洲央行決策者們面臨的複雜權衡。
通膨降溫的實證基礎
歐洲央行過去一年多的升息行動,核心目標在於將居高不下的通膨率拉回其2%的中期目標。數據顯示,這項努力已取得顯著成效。歐元區整體通膨率已從2022年10月超過10%的峰值大幅回落,儘管近期數據偶有波動,但整體下行趨勢仍被視為持續。 不包括波動較大的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膨率也呈現下降趨勢,儘管服務業的價格壓力因薪資成長等因素仍顯粘性。
德加洛及其他歐洲央行官員提及的「減息空間」,正是建立在對通膨前景的信心之上。隨著供應鏈瓶頸緩解、能源價格較高位回落以及貨幣緊縮政策的滯後效應逐步顯現,預期通膨將持續向目標邁進。歐洲央行的季度調查也顯示,專業預測人士對未來幾年的通膨預期雖然近期略有上調,但中長期仍錨定在接近或等於2%的水平。 當央行確信通膨已在可控範圍內,並有望自行回歸目標時,維持高度限制性的利率水平就可能不再是必要的。
疲弱經濟的政策需求
除了通膨回落為政策鬆動打開大門,歐元區相對疲弱的經濟成長態勢也構成了減息的潛在驅動力。儘管勞動力市場展現了一定的韌性,失業率保持在低位,但整體經濟增速依然低迷。 製造業持續承壓,外部需求因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而受到抑制,這些因素都拖累了經濟復甦的步伐。 儘管有預期認為經濟成長將溫和回升,但預測值被普遍下調,顯示出對前景的謹慎態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適度的貨幣政策寬鬆有助於降低企業和家庭的借貸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為經濟提供支撐。 較低的利率可以緩解企業面臨的融資壓力,鼓勵擴張計劃,同時也能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相對於債務成本),從而提振需求。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曾指出,經濟成長面臨的下行風險有所增加,這進一步強化了政策可能需要轉向支持成長的邏輯。
「逐步」減息的藝術與挑戰
雖然存在減息的「空間」,但德加洛的用詞是「逐步」(gradual)。 這暗示著未來的政策調整將是謹慎且依賴數據的,而非一次性大幅變動。這種謹慎態度的背後,是歐洲央行面臨的多重挑戰與不確定性。
首先,通膨的粘性仍然是一個潛在風險。儘管整體通膨下降,但核心通膨,尤其是服務業通膨,受到薪資成長的支撐,回落速度相對緩慢。 如果薪資上漲壓力持續存在或超預期,可能導致通膨在較高水平企穩,迫使歐洲央行放慢或暫停降息步伐。
其次,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揮之不去。美國等主要貿易夥伴的保護主義政策(如潛在的關稅威脅)可能對歐元區的出口造成衝擊,加劇經濟下行風險。 俄烏衝突及中東局勢等因素也可能導致能源價格再次波動,對通膨前景構成上行風險。 這些外部衝擊的存在,要求歐洲央行在制定政策時保持高度靈活性和應變能力。
再者,貨幣政策的傳導存在時滯且效果可能非線性。過去大幅升息的全面影響可能尚未完全顯現,而未來降息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也需要時間才能體現。央行需要密切監測政策對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避免過度寬鬆導致資產泡沫或通膨捲土重來。
與其他主要央行的比較
在考慮自身的政策路徑時,歐洲央行也會參考其他主要中央銀行的行動,尤其是美國聯準會(Fed)。然而,歐元區和美國的經濟狀況存在顯著差異。美國經濟成長相對較強勁,通膨粘性似乎也更高。 這導致市場對兩大央行的降息預期存在分歧。雖然兩邊都在討論何時降息以及降息多少,但聯準會面臨的通膨壓力使得其政策立場可能相對更為謹慎,至少在某些時期是如此。 這種差異意味著歐洲央行不必完全步調一致,而是可以根據自身經濟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政策。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會在近期某個時間點啟動首次降息,並且可能在年內進行數次降息。 德加洛提及的「減息空間很大」,以及市場對其政策預期合理的看法,都指向了未來一段時間內政策趨於寬鬆的大方向。然而,具體的降息時點、次數和步伐,仍將取決於即將公佈的經濟數據,尤其是通膨和薪資成長的表現。
前方的決策之路
總而言之,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德加洛關於仍有逐步減息空間的表態,反映了歐洲央行內部對抗通膨進程的信心以及對支持經濟成長的需求。在通膨逐漸向目標回歸的背景下,維持過於限制性的貨幣政策可能弊大於利。然而,未來的政策調整註定是謹慎而循序漸進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
歐洲央行需要在「將通膨拉回目標」與「避免經濟過度下行」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每一個政策決定都需要仔細權衡最新的經濟數據、通膨預期、薪資成長、全球經濟前景以及潛在的外部衝擊。德加洛的言論為市場提供了關於未來政策方向的指引,但具體的路徑仍將在數據和事件的演變中逐步清晰。這條減息之路,既有空間可行,亦充滿挑戰,考驗著歐洲央行決策者的智慧和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