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波瀾,雙城記新章
近期國際財經市場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東亞兩大重要股市——日本與台灣,不約而同地展現了強勁的上升動能。日本股市延續多日漲勢,日經225指數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走揚,最終收盤上漲134點,創下一個月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台灣股市也表現不俗,加權指數成功重返兩萬點大關,再次吸引全球目光。這場「雙城記」的股市表現,不僅反映了區域內的經濟活力,也隱含了全球經濟變化的微妙訊號。
日圓走軟與企業改革的推力
日本股市的連續上漲並非單一因素所致。日經225指數收盤上漲134.25點或0.38%,為35839.99點,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創下3月28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 其中,汽車等出口相關類股的上漲是重要推動力。例如,豐田汽車因考慮投資零組件供應商的消息而上漲3.6%,顯示特定企業消息對市場情緒有顯著影響。此外,營建業、銀行業和零售業等類股也表現強勁。
從宏觀層面來看,日圓匯率的走弱對日本出口導向型企業的盈利構成利多,提升了市場對日股的信心。儘管有日媒報導美國財長曾提及希望日圓走升,但日本財長否認了這一說法,顯示貨幣政策的動向依然複雜。 除了匯率因素,日本企業近年來的公司治理改革也逐漸收到成效,越來越多企業注重股東回報,例如增加股票回購計畫,這提高了日本股市的吸引力。 外資的持續流入也是支撐日股上漲的重要力量。
兩萬點的里程碑與科技力量
台灣股市重返兩萬點,對許多投資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心理關卡與里程碑。加權指數收盤上漲161.68點或0.81%,終場收在20034.41點,成功重登2萬點大關。 權值股的領軍是推升台股的主因,特別是電子股,如台積電、台達電、鴻海等均有不錯的表現。 AI相關族群更是股市的焦點,廣達董事長表示今年訂單將較去年更多,帶動股價上漲。
台灣股市的強勁表現,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的關鍵地位。隨著AI技術的蓬勃發展,台灣相關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 儘管兩萬點可能引發部分關於「萬點迷思」或是否過熱的討論,但從指數計算方式來看,加權指數反映的是市場總市值的變化,上市公司數量增加和企業獲利成長都會推升指數。因此,在基本面支撐下,指數創新高是市場發展的自然結果。
區域聯動與未來展望
日本和台灣股市的同步上漲,部分原因在於兩者都受益於全球風險偏好的改善以及對貿易緊張局勢緩解的樂觀情緒。 當美中貿易對峙出現緩和跡象時,往往能提振亞洲市場的信心。
然而,兩個市場也面臨各自的挑戰和不確定性。日本需要持續關注日圓匯率波動對出口企業的影響以及國內經濟的復甦情況。台灣則需警惕全球科技週期變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高基期可能帶來的獲利增長壓力。
總體而言,日股的四連升和台股重返兩萬點,為亞洲乃至全球股市帶來了一股暖意。這不僅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市場表現的肯定,也為未來的行情增添了想像空間。然而,在全球經濟充滿變數的當下,投資人仍需保持謹慎,密切關注各項經濟指標和政策動向,才能在這波瀾壯闊的市場中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