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二手交投急凍!YOHO Town兩房515萬成交創周跌4成

彷彿是市場脈搏的一次輕微驟停,元朗區的週末二手成交數據揭示了一幅令人側目的景象:僅僅錄得3宗買賣,較前一週急挫四成。這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更像是市場情緒的一面鏡子,映照出在當前環境下,買賣雙方那份複雜而拉鋸的心情。在這寥寥無幾的成交中,YOHO Town一宗兩房單位以515萬元的價格易手,猶如湖面的一道漣漪,雖然細微,卻也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其背後的市場意涵。

數字背後的市場溫度計

3宗成交,按週下跌四成。這樣的數據無疑是給熾熱期待中的市場潑了一盆冷水。樓市向來被視為經濟的寒暑表,元朗區作為新界西的重要居住板塊,其交投量的顯著下滑,似乎在低語著某種普遍的觀望情緒正在蔓延。這並非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數十個家庭置業或換樓計劃的暫緩,是買家出價與業主叫價之間鴻溝的體現。當成交量如潮水般退去,市場的真實溫度也隨之降低。

為何「慢了下來」?多重因素的交織

造成這種交投冷清局面的原因絕非單一。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 অনিশ্চ性,例如加息壓力、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都在無形中削弱了買家的入市信心。股市的波動也可能影響部分潛在買家的資金鏈或心理預期,選擇將資金停泊在更為穩健的資產中,而非急於入市樓市。

此外,市場上可供選擇的筍盤數量多寡,以及業主對於樓價的預期,也是影響成交量的關鍵因素。如果業主普遍叫價強硬,與買家心中預期存在較大落差,那麼即使有潛在需求,最終也難以促成交易。反之,若市場上筍盤增加,或是業主願意擴大議價空間,則有望刺激交投。此時的低成交量,可能正反映著業主與買家仍在進行一場無聲的博弈,雙方都在等待一個更明朗的信號。

YOHO Town個案的啟示:冰山一角或另有玄機?

在僅有的3宗成交中,YOHO Town一個兩房單位以515萬元成交,顯得尤為具體。YOHO Town作為元朗區的指標大型屋苑,其成交價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515萬元的價格對於一個兩房單位而言,是處於市場的哪個水平?這需要與該屋苑近期同類型單位的成交價進行比較。過去的成交紀錄顯示,YOHO Town的兩房單位成交價區間較寬,近期也有500萬或538萬元的兩房成交,甚至有515萬元的成交紀錄出現,該單位於2025年4月15日註冊成交,實用面積433呎,實用呎價約11,894元。這宗515萬的成交,可能反映了特定單位的樓層、景觀、裝修狀況等因素,也可能代表著業主願意接受較貼近市價甚至略低的價格以求快速套現。

然而,從較長的時間軸來看,部分YOHO Town單位的近期成交價相比於2018年等高位時期,存在一定的跌幅,例如有單位較高位時期帳面虧損逾百萬元。 這宗515萬的成交,若與單位購入時的價格相比,或許也能提供更多關於市場價格調整幅度的信息。這筆交易的促成,可能是因為買家是區內租客,有「轉租為買」的實際需求,且議價後達成了雙方都能接受的價格。 無論如何,這宗具體個案在低迷的市場中完成交易,可能預示著部分有實際需求的買家仍在尋找合適的目標,而部分業主也願意靈活調整價格以達成交易。

前路何在?觀望與尋底的市場心理

元朗區週末二手成交量的大幅萎縮,無疑是市場觀望情緒加劇的明確訊號。買家在等待更低的價格或更穩定的市場環境,而部分業主則可能選擇暫時撤離市場,或堅持叫價,導致買賣雙方難以達成共識。在成交量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業主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可能會逐漸增加,特別是有資金周轉需求的業主,未來或將更願意降價出售,這或許會對區域樓價構成進一步的壓力。

然而,市場並非完全停滯。少數成交的出現,尤其是有實際居住需求的買家入市,表明市場底部仍有承接力。這種「尋底」過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直至市場信心逐步恢復,或是出現新的刺激因素(例如減息、經濟前景改善等)。對於潛在買家而言,這或許是一個「議價空間」可能擴大的時期;對於業主而言,則需要更為務實地評估市場狀況,調整心理預期。

總體而言,元朗區週末的低成交量是當前樓市大環境下的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在複雜多變的經濟和政策環境下,房地產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的走勢,將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眼前的數據,只是揭開了市場真實面貌的一角。市場的底部在哪裡?何時能迎來轉機?這些問題的答案,仍然隱藏在未來的迷霧之中,等待時間去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