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證券上季獲利暴跌24%!AI投資拖累表現

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大型金融機構的財報數字,如同敏感的溫度計,精準反映著當下的經濟氣候。當日本第二大券商大和證券集團公布其截至今年3月31日止的最新季度(即2024財年第四季)業績時,純利按年顯著下降24.35%,按季更挫35.76%,無疑為這幅金融畫卷添上了幾許陰影。這不僅是一個數字的變動,更是全球市場動態、內部營運挑戰與策略調整等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這份報告將深入剖析大和證券上季獲利下滑背後的原因及其可能的影響,試圖從冰冷的數字中,讀出金融世界的冷暖。

數字背後的真實景況

大和證券集團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第四季,其純利錄得299.54億日圓,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24.35%。 若與上一季度相比,跌幅更是驚人,達到35.76%。 同期營業額為3455.77億日圓,按年亦下跌7.11%。 這是該公司八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純利倒退。 然而,儘管跌幅顯著,但此數字大致符合市場預期。

這些數字看似單純,卻蘊含著豐富的市場訊息。純利下降近四分之一,直接衝擊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影響投資者信心及股價表現。營業額的減少則反映了整體業務規模的萎縮。這次的倒退,也終結了過去八個季度連續增長的趨勢,標誌著公司在面對某些市場逆風時所遭遇的挑戰。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全年來看,大和證券的表現卻是另一番景象。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整個財年,其純利達到1543.68億日圓,按年增長了26.99%。 全年營業額為1.37萬億日圓,增長7.39%;經營溢利為1667.42億日圓,增長8.48%。 這意味著,儘管第四季面臨壓力,但前三個季度的強勁表現,支撐了全年業績的顯著增長。因此,對第四季的分析,需要在全年向好的大背景下進行,這更像是一個季度的波動,而非整體趨勢的逆轉。

探究獲利滑落的深層原因

是什麼力量導致大和證券在季度結尾時遭遇獲利逆風?財報細項透露了一些線索。根據公布的數據,上季財富管理業務淨經營收入按年增加了3.63%,達到664.55億日圓;資產管理業務亦有所增長,揚升8.67%,至300.62億日圓。 這兩項業務的穩健或增長,顯示其面向客戶的服務及資產管理能力依然保持韌性。

然而,問題似乎出現在環球市場及投資銀行業務。該業務板塊的收入錄得0.29%的輕微下跌,降至618.37億日圓。 雖然跌幅不大,但在券商的業務構成中,環球市場和投行往往是盈利能力較強且波動性較大的部分,其微小的下滑可能對整體盈利造成不成比例的影響。更具體的數據顯示,期內證券及債券交易收入有所下滑,這可能是導致環球市場及投行業務收入減少的主因之一。 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受宏觀經濟環境、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一旦市場波動性下降或交易意願減弱,直接的交易收入就會受到衝擊。

另一方面,儘管交易收入下滑,但投行業務中的證券承銷收入幾乎翻倍,併購相關業務收入也升至創紀錄高位,這助力投行業務在末季按年扭虧為盈。 這形成了一種內部對沖:部分業務的亮眼表現部分抵消了其他業務的疲軟。這也反映出市場的分化:股權資本市場活動(如承銷)因特定因素(例如日本企業面臨投資者壓力而推動撤出交叉持股)而活躍,但更廣泛的證券及債券交易市場可能面臨挑戰。

除了內部業務結構的影響,更廣泛的宏觀環境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全球通脹壓力、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走向、地緣政治風險以及對經濟衰退的擔憂,都可能影響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市場交易情緒。如果市場交投清淡,或是特定資產類別(如債券)表現不佳,都會直接衝擊券商的交易及投資業務收入。雖然財報中沒有直接點明具體的外部原因,但全球金融市場的普遍狀況往往與大型券商的季度表現息息相關。

季度波動與長期策略

大和證券上季純利倒退,固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財報數字,但将其置于全年業績顯著增長的大背景下看,或許更能理解其性質。全年度純利接近27%的增長,營業額和經營溢利的穩健提升,顯示公司在更長周期內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這可能得益於前幾個季度的有利市場環境,或是公司在某些關鍵業務領域(如前文提到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持續耕耘和市場份額的擴大。

季度業績的波動在金融行業是常態。市場情緒、交易量的起伏、特定時間段內大宗交易或併購案的完成情況,都可能導致季度間的業績差異。對於大和證券這樣規模的機構而言,其龐大的業務體系使得任何一個環節的顯著變化都可能影響整體。

首席財務官提及日本企業在投資者壓力下推動撤出交叉持股,這驅動了股權資本市場的收入增加,是一個特定的、與日本市場結構相關的因素。 這提示我們,除了全球宏觀環境外,區域性、甚至國家層面的經濟和監管變化,也會對大型金融機構的業務產生直接影響。大和證券能夠抓住這一結構性變化帶來的機會,使其承銷業務收入大幅提升,顯示了其在適應本地市場變化方面的能力。

從策略層面看,經歷了業績波動後,大和證券可能會審視其業務組合,評估各個板塊的風險與回報。可能會加強在波動較小、收入來源更穩定的業務上的投入,例如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同時,也會評估環球市場和投行業務面臨的挑戰,思考如何提升交易業務的韌性,或是在不確定環境下尋找新的增長點。對成本的控制和營運效率的提升,也可能成為公司應對盈利壓力時的重點。

未來展望與市場啟示

大和證券上季獲利下降,是全球金融市場複雜性的一個縮影。它提醒我們,即使是經營穩健的大型金融機構,也難免受到市場逆風的影響。然而,其全年度業績的增長,又展現了其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和長期發展潛力。

展望未來,影響大和證券業績的關鍵因素將包括全球宏觀經濟的走向、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步伐、地緣政治風險的演變以及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日本國內市場的特定變化,如企業治理改革對交叉持股的影響,也將繼續是重要的關注點。

對於投資者而言,大和證券的財報提供了一個觀察全球金融行業趨勢的窗口。它說明了業務多元化的重要性,也提示我們在評估金融機構時,不能僅僅關注短期的季度波動,更應考察其長期的盈利趨勢、業務結構的穩健性以及應對市場變化的策略能力。金融市場永遠充滿變數,大型機構的財報,正是這些變數在數字層面的體現。大和證券的最新一季表現,是挑戰,也是一次重新評估和調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