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拒改招才規定 人才清單或縮減 失業專才嘆難搵工

人才抵港後的失業問題

香港近年積極推行多項「搶人才」計劃,吸引各地人才來港發展。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人才湧入,部分人士開始面臨失業的困境,引發社會關注。

政府回應:不輕易改變政策

針對人才抵港後失業的問題,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政府不會為了招攬人才而輕易改變相關規定。他認為,現行的人才政策需要時間才能發揮效益,不應操之過急。

人才清單或將縮減

孫玉菡同時指出,政府會定期檢討人才清單,不排除未來可能會減少清單上的專業數量。他強調,人才清單並非一成不變,會根據香港的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以保障本地員工的就業優先權。

人才政策的背景與現況

香港政府自2022年底開始推出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其中包括「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等。這些政策旨在吸引內地及海外人才來港就業、定居,填補香港的人才空缺。

截至2023年6月底,各項人才計劃已收到超過10萬份申請,其中近6萬份獲批簽證。在獲批的申請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中國內地。

人才政策的成效與挑戰

香港政府的「搶人才」政策在短期內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功吸引了大量人才來港。然而,政策的長期成效仍有待觀察。

一些分析指出,部分申請者可能看中的是香港的社會和教育資源,未必願意或有長期定居的打算。此外,新推出的「高才通」計劃因審批過於寬鬆,可能被部分申請人濫用,被質疑為「港澳旅行簽注」。

香港人才市場的供需情況

儘管香港政府大力引進人才,但香港的勞動力市場仍然存在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一方面,部分行業出現人才過剩,導致新來港人才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行業仍然面臨人才短缺的困境。

未來展望:政策調整與配套措施

為了確保人才政策的有效性,香港政府需要密切關注人才市場的供需情況,適時調整人才清單,並加強對新來港人才的支援。

此外,政府還應積極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吸引更多人才留在香港發展,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需要關注本地勞工的權益,避免人才引進對本地就業市場造成過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