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背景與核心目標
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樞紐,近年來積極推動青年創業與產業轉型。2025年4月27日,首屆「青商創意青年企業家比賽(香港區選拔賽)」圓滿落幕,標誌著本地青年創業生態邁向新階段。此賽事由城市青年商會與北區青年商會聯合主辦,旨在發掘具潛力的創業項目,並透過資源整合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比賽的核心目標是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並為青年創業者提供一個展示才華和獲取資源的平台。
「Creative Young Entrepreneur(CYE)」聚焦於推動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主辦方強調,比賽不僅是競技平台,更是跨領域資源網絡的樞紐。獲勝團隊可獲得業界導師指導、種子資金及國際交流機會。此模式呼應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產學研協作」的策略方向,特別針對人工智能、綠色科技等重點領域提供實質支持。這不僅能促進科技創新,還能推動香港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使其在全球創新科技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
參賽項目趨勢分析
從公開資訊推測,本屆參賽作品可能涵蓋兩大類型:數位化服務革新和社會企業方案。數位化服務革新方面,例如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系統,這不僅能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效率,還能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社會企業方案方面,如結合環保材料的消費品設計或社區共享經濟模型,這些項目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能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30秒電梯演講」環節的引入,強化了參賽者精準傳遞商業價值的實戰能力訓練。這一環節要求參賽者在短時間內清晰地表達其創業理念和商業價值,這對於創業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技能。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參賽者能夠更好地向投資者和潛在合作夥伴展示其項目的獨特性和市場潛力。
評審機制與資源對接特色
據主辦方社交媒體披露,評審團由創投專家、跨國企業高管及學界代表組成,確保從市場可行性、技術門檻到社會效益進行多維度評估。評審機制的多元化和專業性,能夠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和專業性,並為參賽者提供有價值的反饋和建議。獲獎團隊除獎金外,更可直接進入「粵港澳大灣區青創基地」孵化體系。這種「以賽引才」模式有效縮短初創企業對接產業需求的週期,並為創業者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對香港創業生態的啟示
此次選拔賽反映了三大轉變:首先,「青商網絡」正從聯誼性質轉型為資源整合平台;其次,「硬科技」比重提升顯示本地科研商業化進程加速;最後,「區域聯動」(如大灣區合作)成為初創規模化的關鍵路徑。未來若能擴大天使投資人參與度並引入跨境法律諮詢模塊,將進一步強化平台賦能效果。這些轉變不僅能促進香港創業生態的發展,還能推動香港在全球創新科技領域中的競爭力。
結論
首屆CYE香港區選拔賽的成功舉辦驗證了公私協力模式在培育新興產業中的槓桿效應。隨著第二階段全國性競選啟動在即,如何將本土創新成果銜接至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將是下一里程焦點。此類平台不僅孵化企業家精神,更重塑著香港作為知識型經濟體的競爭基因。通過這些努力,香港將能夠在全球創新科技領域中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並為青年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支持。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