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液化天然氣行業警告:徵收港口費將損害能源戰略,無法遵守新規
新港口費政策的影響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2025年4月17日宣布,將於10月中旬起對中國建造和運營的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此舉立即引發美國液化天然氣(LNG)行業的強烈擔憂。業界警告稱,由於美國目前沒有能力建造LNG船,徵收港口費不僅無法促進國內造船業發展,反而會損害美國生產商在全球LNG行業的主導地位,並危及美國的能源戰略。
美國LNG行業的困境
美國石油協會(API)在致美國政府的遊說信中指出,美國LNG生產商無法遵守新的港口費規定。目前美國沒有國產LNG船,且美國造船廠在2029年之前也無法建造出新的LNG船。這意味著,港口費規定將大幅增加船舶成本,直接衝擊美國LNG的出口競爭力。
對美國能源戰略的潛在損害
美國LNG行業擔憂,徵收港口費可能導致長期合同不穩定,提高全球買家的成本,並威脅美國作為主要LNG出口國的地位。行業組織液化天然氣中心(Center for LNG)的執行董事查理·里德爾(Charlie Riedl)表示,敦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完全免除對LNG及其運輸船的措施。
美國能源主導地位的挑戰
API負責企業政策的副總裁亞倫·帕迪利亞(Aaron Padilla)表示,API理解提振美國造船業的重要性,但對特朗普政府的規定感到擔憂。他表示,將繼續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能源部合作,支持使消費者受益並促進美國能源主導地位的可行且持久的政策。
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美國LNG行業還要求特朗普政府免除汽油、液化石油氣等原油及成品油產品的海運關稅,他們認為,此類費用將破壞供應鏈並打擊行業競爭力。
中國在全球造船業的地位
金融分析機構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製造的船舶約佔全球在役LNG船隊的7%,但中國造船廠一直在擴大其市場份額,約佔到LNG船訂單的28%。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員艾拉·約瑟夫(Ira Joseph)認為,美國無法在2029年前建造出新的LNG船,「造船廠現在既沒有做這件事的經驗,也沒有技術。」
美國LNG出口的崛起
美國在2023年超過澳大利亞,成為世界最大LNG出口國,去年每天出口約3.37億立方米LNG。該行業每年為美國創造340億美元出口,已成為特朗普政府「能源主導」議程的核心。
中方的回應
針對美國徵收港口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徵收港口費、對貨物的裝卸設備加徵關稅等措施損人害己,既推高了全球的海運成本,擾亂了全球產供鏈的穩定,也會增加美國國內的通脹壓力,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最終也無法振興美國的造船業。林劍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的做法。中方將採取必要的措施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
美國LNG出口的未來
美國LNG產業正處於快速增長期,主要得益於國際市場對LNG需求的提升。Cheniere Energy和Exxon Mobil與Qatar Energy的專案是推動美國成為全球LNG出口主導國的關鍵。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的需求增加,特別是歐洲和亞洲在氣候目標下對天然氣需求的提升,美國LNG出口項目受到各方高度關注。近年來,由於俄烏衝突,歐洲急需多元化天然氣供應來源,以降低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美國迅速成為主要供應國,這些專案產出的LNG出口量將填補國際市場對LNG的需求缺口。
港口費用對航運業的影響
世界航運理事會(WSC)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提議的港口收費制度表示擔憂,認為該制度「適得其反」,並警告稱,這可能會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且無法為振兴美國航運發展帶來實質性進展」。
對美國消費者的潛在影響
美國近一半的進口班輪直接用於國內生產流程,提高這些貨物的運輸成本將會在整個供應鏈中產生連鎖反應,增加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並最終影響到消費者的利益。
美國造船業的挑戰
美國造船業已面臨諸多重大制約因素,包括軍艦訂單積壓以及持續的勞動力短缺。同樣,訓練有素且具備資質的美國海員的短缺也限制了美國籍船舶運輸業的擴張潛力。
結論
美國液化天然氣行業對徵收港口費的警告,突顯了貿易政策可能對能源戰略和全球供應鏈產生的複雜影響。在追求重振國內產業的同時,決策者需要權衡這些措施可能帶來的意外後果,並尋求支持美國長期經濟利益和能源安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