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簡化關稅談判路線:美媒揭秘」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特朗普政府正考慮簡化貿易談判的路線圖,以加速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進程。

簡化談判框架

  • 談判類別: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制定一個框架,列出關稅和配額、非關稅貿易壁壘、數位貿易和產品補貼等談判類別。
  • 對等關稅: 特朗普政府官員計劃利用此框架,簡化所謂的「對等關稅」談判。
  • 目標: 旨在使貿易談判更加順利,並在維護美國優先貿易政策核心立場的同時,對特定行業壓力作出務實回應。
  • 談判對象: 預計在未來兩個月內與大約18個貿易夥伴展開對話,初步估計每週與6個國家進行談判,目標在7月8日截止日期前完成。

汽車關稅調整

  • 部分關稅豁免: 特朗普政府可能豁免汽車製造商部分最嚴苛關稅,特別是針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且符合《美墨加協定》的汽車及零部件,將只對其非美國產部分徵收25%的關稅。
  • 簡化徵稅流程: 當前談判主要聚焦於簡化徵稅流程,例如放寬汽車零部件的原產地規則要求。
  • 維持現有關稅: 特朗普對所有進口整車徵收的25%關稅仍將維持,另一項針對汽車零部件的25%關稅也將保留,並將從5月3日起生效。

其他貿易措施

  • 對等關稅: 特朗普政府於4月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
  • 關稅清單: 美國濫施關稅下各類中國商品的關稅,針筒與針頭為245%,玩具為145%,兒童書籍則為0%。
  • 對華貿易: 自4月1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至145%。

各方反應

  • 汽車產業: 美國汽車企業近期仍在爭取更多豁免,汽車製造商高層警告稱關稅將對利潤和就業造成嚴重打擊。
  • 法律挑戰: 美國12個州組成聯盟共同控告特朗普政府,指控關稅政策違法,認為國會從未授權總統實施這類關稅。
  • 中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美並無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

分析與影響

  • 簡化談判: 通過制定共同條件和範本,美國政府希望加速與各貿易夥伴的談判,並在短期內取得更多貿易協議。
  • 產業壓力: 對汽車製造商的關稅調整,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維護美國優先貿易政策的同時,也對特定產業的壓力做出回應。
  • 貿易戰風險: 大規模的貿易戰可能引發市場恐慌,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威脅,甚至引發新的全球性經濟危機。

特朗普政府的策略調整

  • 貿易保護主義: 美國的貿易政策已從自由貿易轉向貿易保護主義,擴大出口管制和加重關稅成為主要手段。
  • 雙邊施壓: 特朗普政府擱置現有全球多邊體系,以雙邊談判直接施壓,同時運用區域多邊策略予以配合,對貿易夥伴逐個擊破。
  • 速戰速決: 力求速戰,行動迅速,就任三個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發布《301特別報告》,將中國列為“優先觀察名單”。

結論

特朗普政府擬簡化談判路線圖,旨在加速與各國的貿易談判,並在特定產業做出調整。然而,這些政策調整也面臨法律挑戰和國際社會的質疑。未來的貿易走向將取決於美國與各貿易夥伴的談判結果,以及在全球經濟中的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