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購買中環甲級寫字樓 國際金融地位再升級」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斥資63億港元購買中環交易廣場多層商業樓面作為集團總部,此舉不僅鞏固了中環作為香港首要金融市場樞紐的地位,更彰顯了港交所對香港作為國際領先金融中心發展的長期承諾。

港交所購置物業詳情

港交所購入的物業包括交易廣場第一座最高的9層辦公樓(42樓至50樓),以及交易廣場一樓和二樓與香港金融大會堂相鄰的部分區域,總實用面積約14.7萬平方呎。此外,港交所還將與置地公司簽訂新的長期租約,涉及其現已租用的交易廣場第二座的樓層。

交易的戰略意義

  • 鞏固國際交易所地位: 港交所紮根交易廣場近四十年,此次投資有助於滿足其長期業務發展和運營需求,增強與持份者的聯繫,並鞏固其國際交易所的地位。
  • 長期支持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表示,此次對交易廣場的戰略性投資,讓港交所集團總部長期落戶於此地標建築,為集團發展掀開新的篇章,並顯示了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長期支持和信心。
  • 提升金融地標地位: 適逢港交所上市25周年,與置地公司合作建設港交所總部,將提升交易廣場作為金融地標的地位。
  • 置地公司的角度

    置地公司主席韋梓強表示,中環的完善商業生態系統一直是香港金融業的重要支柱,非常高興港交所選擇在此設立永久總部。雙方將攜手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總部,不僅體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彰顯對香港未來的堅定信心。

    周邊設施優化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置地公司將額外投入4億港元,用於優化與港交所相關的周邊設施,新增帶有港交所品牌的標誌和設計主題。優化工程包括設立港交所專用接待大堂,直接連接至香港金融大會堂。置地公司將負責項目管理,監督公共區域的翻新和提升工作,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完成。

    市場影響

  • 為市場注入強心針: 在香港寫字樓市場淡靜之際,港交所大手筆購入物業,無疑為市場帶來正面影響,甚至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
  • 彰顯對後市信心: 學者莊太量表示,港交所作為金融體系最具象徵意義的標誌,在中環擴版圖自置物業,穩定了大家對金融體系的看法,彰顯對後市的信心。
  • 其他金融機構的類似舉措

    近年來,香港政府金融機構相繼出手向私人企業購買物業作自用用途:

    • 金管局: 2001年,金管局購入國金中心二期14層樓面作總部和出租之用。
    • 證監會: 2023年,證監會購入港島東中心部分樓層作為永久辦事處。

    總結

    港交所購買中環甲廈永久自用,不僅是其自身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具有深遠意義。此舉彰顯了港交所對香港金融市場的長期信心和承諾,並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