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羅生門:特朗普重申與習近平通話,細節何時公布?
近期,中美關稅談判的消息甚囂塵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公開表示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並暗示雙方正在積極談判以達成協議。然而,中國官方卻多次否認相關說法,使得關稅談判的真實情況撲朔迷離,宛如一場「羅生門」。
特朗普的說法:通話已發生,協議在望?
特朗普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透露,習近平已致電給他,且美國政府正積極與中國談判,以期達成關稅協議。他並未透露通話的具體日期和內容,僅表示會在適當時候公布細節。此外,特朗普還暗示,達成協議的關鍵在於中國願意支付的「價格」,他將代表美國人民制定價格。
中國的回應:並無談判,美方勿混淆視聽
針對特朗普的說法,中國外交部及商務部多次公開否認。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美雙方並未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美方應停止混淆視聽。商務部發言人也強調,目前中美未進行任何經貿談判,任何關於中美經貿談判進展的說法都是捕風捉影,沒有事實依據。
真相為何?多方訊息交織,難辨真偽
中美雙方對於關稅談判的說法明顯存在出入,使得外界難以判斷真相。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可能藉由釋放談判消息,營造中美關係緩和的氛圍,以提振市場信心或達成其他政治目的。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可能基於維護自身利益或談判策略考量,選擇否認相關消息。
關稅戰走向:僵持不下,抑或峰迴路轉?
目前,中美關稅戰已持續一段時間,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儘管雙方對於談判的說法不一,但持續的貿易摩擦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未來,中美關稅戰走向如何,仍取決於雙方能否在關鍵議題上達成共識,以及是否願意展現足夠的誠意與彈性。
未來展望:靜待細節公布,關注後續發展
無論中美是否正在進行關稅談判,這場貿易爭端的最終解決,仍需透過雙方持續的溝通與協商。目前,特朗普政府表示會在適當時候公布與習近平通話的細節,屆時或許能讓外界更了解中美關稅談判的真實情況。在此之前,各方應保持理性觀察,關注事件後續發展,以評估其對全球經濟及地緣政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