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陳維民近日在「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中,針對當前全球貿易摩擦加劇、特別是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關稅戰背景下,詳細闡述了香港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情況及其展現出的強大韌性。陳維民指出,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因素和市場波動,但香港金融市場依然保持平穩有序,充分彰顯出其深厚的基礎和靈活應變能力。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探討香港金融體系如何在關稅戰壓力下保持穩健運行,以及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遇。
堅實的金融基礎保障市場穩定
陳維民強調,目前香港金融體系擁有堅實且健康的基礎設施。港元匯率保持穩定,而銀行資本充足率高達21.8%,遠超國際監管標準要求,這為銀行業抵禦風險提供了強有力保障[1]。此外,金管局持有超過4,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效支持貨幣政策執行及流動性管理[1]。這些數據反映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資本充裕度和流動性方面具備極佳條件,即使面對全球經濟波動,也能維持貨幣市場正常運作。
關稅戰下市場波動有限且運作順暢
近三週以來,美中貿易摩擦引發一定程度市場震盪,但整體而言,港股交易秩序井然、股市成交活躍且無異常情況[2][4]。港元貨幣市場流動性充足,有效支撐銀行體系正常營運[2][3]。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9月起,由於投資者看重長期價值,不少境外資金重新進入港股市場,使得整體投資氣氛逐步改善[2]。這說明即便短期內存在不確定因素,但長線投資信心依然堅挺,是對香港金融韌性的最好證明。
面向未來:把握變革中的新機遇
雖然短期內貿易戰對香港影響有限,但陳維民提醒需密切關注長遠影響,包括全球供應鏈調整及美國利率走勢等可能帶來的新挑戰[2]。他認為,在此背景下,香港應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如成熟法治環境、自由開放的經濟制度以及完善的跨境聯繫平台,以適應貿易格局變化並尋找新的增長點。此外,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合作,也是推動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有助於鞏固和提升區域競爭力。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香港憑藉雄厚財務實力、良好監管框架以及靈活有效的政策工具,不僅成功抵禦了因關稅摩擦帶來的不利衝擊,更展示出高度韌性與適應能力。在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下,如何抓住新興產業和跨境合作契機,是未來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總結而言,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所言正反映了今日香港金融體系的一個核心事實:即使面臨嚴峻考驗,其根基仍牢不可破、市場仍能平穩運行。而這種韌性不僅保障了本地經濟安全,也為投資者提供信心支撐。在接下來的不確定時代裡,只要繼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融入區域協同發展框架,相信香港將繼續鞏固其亞洲乃至全球重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1][2][3][4][5]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www.tkww.hk
[3] www.wenweipo.com
[4] m.dotdotnews.com
[5] hk.investing.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