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於廣東省中山市設置了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及「智方便」自助登記站,這一舉措標誌著粵港兩地政務服務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隨著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促進跨境公共服務便利化成為提升區域合作效率的重要環節。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探討此項措施的具體應用、優勢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意義。
「跨境通辦」與「智方便」平台的具體應用
香港政府在廣東多個城市,包括中山,設置了「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和「智方便」自助登記站,使身處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居民和企業能夠便捷接達香港不同政府部門提供的網上政務服務。截至目前,「跨境通辦」已涵蓋超過150項粵港兩地政務服務,範圍涵蓋身份認證、證件申請、商業登記等多個領域[1][4]。
此外,「智方便」平台已與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實現對接,令香港居民可透過該平台登入廣東省政務系統如「粵省事」,享受更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數碼政務體驗。未來亦計劃連接更多地方性政務平台,如深圳市推出的「i深圳」,以擴大覆蓋範圍和提升使用便捷度[1]。
促進數字基建互認及電子簽名互用
粵港兩地在數字基礎設施上的對接是推動此類跨境公共服務順利運作的重要支撐。雙方已實現電子簽名證書互認,不僅適用於公共行政領域,也延伸至金融及商貿活動。例如,大灣區內地居民可憑此類互認電子簽名遠程開立香港證券賬戶;而香港市民則可利用同樣方式於2023年起登入廣州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完成相關手續[1]。
這種技術上的突破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也降低了人員往返成本,有效促進兩地經濟社會交流融合,加強“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大灣區協同發展[1][2]。
自助設備帶來便民效益與未來展望
以中山為例的新設自助設備,不但讓當地居民能隨時隨地下單申請各項港府服務,更結合智能身份驗證和數碼簽署功能,大幅簡化傳統繁瑣流程。例如,在其他場景下運輸署增設國際駕駛許可證(國際牌)自助申請站後,用戶無需攜帶照片或排隊拍照,只需預約並使用「智方便+」帳戶即可完成整個流程,反映出智慧政府建設帶來顯著便民效果[3]。
未來特區政府將繼續推動更多城市加入該網絡,同時深化技術整合,如拓展更多智能識別技術應用,以及加強資料安全保障,以確保市民享有更高效、安全且無縫銜接的大灣區跨境公共服務體驗[1][4][5]。
總結而言,中山市新設立的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及「智方便」自助登記站,是特區政府積極落實智慧城市理念和深化大灣區合作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有效打破地域限制,提高行政效率,更彰顯“一國兩制”下科技創新的活力與潛力。面向未來,此類創新模式將持續推動粵港澳三地資源共享、信息共融,加速構建更加緊密、高效且便利的人文經濟圈,有望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智慧政務合作的新典範。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legco.gov.hk
[3] www.hk01.com
[4] sc.isd.gov.hk
[5] www.wenweip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