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動除牌公司場外交易市場:六大爭議與業界反應」

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正積極研究為已除牌公司設立場外交易市場,俗稱「粉單市場」,旨在為這些失去主板交易管道的公司提供一個繼續交易的平台。此舉引起業界廣泛關注,一方面認為有助於提升市場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對散戶投資者保護、市場透明度等方面的疑慮。目前,港交所已就此方案展開諮詢,並初步定下六大諮詢要點,引發業界熱烈討論。

港交所構思的粉單市場,其靈感源自美國的OTC Markets Group,尤其是Pink Sheet市場。然而,兩者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根據初步方案,香港的粉單市場將禁止除牌公司籌集新資金,這與美國Pink Sheet市場允許公司進行融資有所不同。此舉旨在避免粉單市場淪為「後門」上市的渠道,降低投資風險。此外,港交所也考慮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交易,這與美國市場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的情況有所區別。此舉的用意是擴大市場參與度,但同時也增加了監管的複雜性。

諮詢要點中,關於交易機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是業界關注的焦點。港交所計劃採用競價交易模式,並要求參與交易的公司定期披露財務信息,以確保市場的透明度。然而,由於除牌公司往往缺乏持續經營能力,其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備受質疑。如何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粉單市場能否成功運營的關鍵。此外,交易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至關重要,以避免出現技術故障導致的交易風險。

除了交易機制和信息披露外,投資者保護也是港交所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由於粉單市場的股票風險較高,港交所計劃設立風險提示機制,提醒投資者充分了解投資風險。同時,也考慮引入合格投資者制度,限制參與交易的投資者資格,以降低散戶投資者遭受損失的風險。然而,如何界定合格投資者的標準,以及如何有效執行風險提示,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業界普遍認為,港交所應加強對粉單市場的監管力度,確保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以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粉單市場的設立也可能對現有的主板市場產生影響。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粉單市場可能會吸引一部分投資者資金,導致主板市場的資金流失。此外,粉單市場的設立也可能降低公司退市的成本,導致一些不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繼續留在市場上,影響市場的整體質量。因此,港交所在推動粉單市場的同時,也應密切關注其對主板市場的影響,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應對。

總而言之,香港交易所設立除牌公司場外交易市場的構想,既有其積極意義,也存在著諸多挑戰。港交所需要充分聽取業界的意見,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粉單市場的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提升市場效率、促進投資者利益的目標,並避免粉單市場淪為風險叢生的投機場所。此項改革能否成功,將取決於港交所能否在市場效率、投資者保護和市場穩定之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