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舖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調整後,正逐步展現復甦的跡象。然而,全球經濟形勢的複雜性,尤其是中美關稅戰的持續升溫,以及由此帶來的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市場的復甦構成了一定的阻礙。儘管如此,市場普遍預期第二季將會是築底的關鍵時期。
2025年第一季,香港工商舖市場呈現穩中回暖的態勢。中原(工商舖)的最新數據顯示,整體買賣成交量錄得約962宗,較2024年第四季的779宗顯著上升約23.5%,按年增長更達57.4%。這表明市場的交易意願正在逐步恢復,投資者對香港工商舖市場的信心亦有所提升。然而,成交金額的增長受到價格調整的影響而有所回落,反映出市場對價格的敏感度仍然較高。
中美關稅戰的影響是目前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美國不斷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香港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不可避免地受到這場貿易戰的波及。關稅的提高直接增加了企業的進口成本,進而推高了原材料價格。根據早前的報告,關稅推高入口成本,今季表示原料成本上升的企業達65%,創下7年新高。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製造業產生了直接影響,許多企業不得不延遲投資或加價以應對成本壓力。香港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更指出,美方加徵關稅已無影響,因大家已無可能再做生意,顯示貿易戰對商業活動的實際影響。
除了關稅戰,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也對香港工商舖市場產生了影響。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導致它們在擴張和投資方面更加謹慎。此外,地緣政治風險的上升也加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儘管如此,市場專家普遍認為,香港的獨特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商業環境,使其仍然具有長期的投資價值。利嘉閣總裁廖偉強表示,今年初整體樓價已比去年第四季上升約2%,若本月市場沒有特別嚴重利淡消息,樓價必然仍處升軌,料今年首季最終整體樓價將比去年第四季升約3%。
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香港工商舖市場需要積極應對挑戰,抓住機遇。一方面,政府應繼續推出支持企業的政策,減輕企業的經營壓力,鼓勵投資和創新。另一方面,市場參與者應加強風險管理,審慎評估投資項目,避免盲目擴張。同時,積極拓展新的市場和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儘管中美關稅戰的影響仍然存在,但香港工商舖市場的長期發展前景仍然樂觀。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甦和香港自身優勢的發揮,市場有望在第二季築底後,迎來更為穩健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