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下,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已從年初的3.3%大幅下調至2.8%,較今年1月預測值低0.5個百分點。這項下調反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脆弱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所帶來的風險。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和中國等主要經濟體的增長預期也均遭到下調,顯示出關稅等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正在日益顯現。

IMF此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與不斷升高的貿易關稅息息相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推行的關稅政策,以及近期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舉措,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抑制了投資和貿易活動。IMF警告稱,關稅戰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重創,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僅如此,IMF同時將2025年美國通膨預測從原先的2%上調至3%,顯示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正在轉嫁給消費者,加劇通膨壓力。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也因此從2.7%下修至1.8%,2026年更降至1.7%。

除了關稅因素外,地緣政治風險和高利率也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阻礙。俄烏戰爭持續,中東地區局勢緊張,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此外,為抑制通膨,多國央行紛紛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提高利率,這也對經濟增長產生了抑制作用。IMF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時期,需要各國政府採取協調一致的政策,以應對這些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但台灣的經濟表現卻逆勢上修,預計增長率為2.9%,顯示台灣經濟的韌性和多元化發展的優勢。

面對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IMF呼籲各國政府加強國際合作,避免採取單邊主義的貿易政策,並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提高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此外,IMF還建議各國政府加強財政監管,控制債務風險,並為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經濟衝擊做好準備。總而言之,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是對全球經濟現狀的警示,也提醒各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經濟風險,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以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