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於當地時間4月21日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隨後公布了他的遺囑全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教宗對於自己墓碑銘文的極簡要求。他希望墓碑上僅鐫刻一個字——「方濟各」(Franciscus),體現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樸素與謙卑。這項決定不僅在天主教界引起廣泛關注,也反映出方濟各教宗在任內打破傳統、力求簡化的改革精神。
方濟各教宗的逝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他不僅是天主教教會的領袖,更是一位在全球推動和平、關懷弱勢群體的精神領袖。他於2013年當選教宗,隨即展開一系列改革,試圖使教會更貼近現代社會,更關注社會正義。他打破了許多教廷的傳統,例如選擇較為簡樸的住所,公開批評金融體系的不公,並積極呼籲各國領袖關注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問題。這些舉動都展現了他與前任教宗截然不同的風格,也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教宗方濟各的遺囑,進一步體現了他一貫的價值觀。他明確要求安葬於羅馬聖母大殿地下,不加任何特殊裝飾,只希望墓碑上鐫刻自己的名字。這與過去教宗通常安葬於聖伯多祿大教堂,並以華麗的墓碑彰顯其地位的傳統截然不同。這種簡樸的要求,不僅是對個人謙卑的體現,也象徵著他希望教會回歸本源,關注靈性而非物質的願景。根據報導,這份遺囑的日期為2022年6月29日,顯示教宗早在兩年前就已預見了自己的離世,並提前安排了後事。
值得注意的是,教宗方濟各的逝世,也引發了關於下一任教宗選舉的關注。根據教會規定,由樞機主教團負責選舉新教宗。目前,全球共有約120位樞機主教,他們將聚集在梵蒂岡,進行秘密投票,直到選出一位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數的候選人。選舉過程充滿神秘色彩,也受到全球信徒的密切關注。在方濟各教宗的影響下,新任教宗很可能將延續他的改革路線,繼續推動教會的現代化進程。
教宗方濟各的遺囑,不僅是一份個人對死亡的安排,更是一份對教會未來的期許。他希望教會能夠更加謙卑、簡樸,更加關注弱勢群體,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行列中。他留下的精神遺產,將繼續影響著天主教教會,乃至整個世界。他對墓碑銘文的極簡要求,也將成為人們記憶他的一種獨特方式——一個只留下名字,卻在世界留下深刻印記的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