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烏克蘭之間關於礦產資源的協議談判,近日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在俄烏戰爭持續的背景下,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與礦產資源的獲取,緊密交織在一起。最初,美國政府曾提出以烏克蘭礦產資源償還軍援的方案,金額高達3,000億美元。然而,隨著談判的推進,美國的態度似乎有所軟化,對烏克蘭償還援助的要求也隨之調整。
談判的焦點集中在如何補償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路透社的報導指出,美國最初甚至要求烏克蘭交出境內天然氣管道的控制權,作為援助的補償。此舉在烏克蘭國內引發強烈反彈,談判氣氛也因此變得異常緊張。美國的強硬姿態,反映出其在戰略資源上的考量,以及在俄烏衝突中試圖尋求自身利益的意圖。然而,這種以資源交換安全援助的方式,也引發了對烏克蘭主權和國家利益的擔憂。
隨著談判的深入,美國對烏克蘭償還軍援的要求有所調整。彭博社和香港經濟日報等媒體報導,美國擬放寬烏克蘭償還軍援的要求,將援助金額估算從最初的3,000億美元大幅下調至約1,000億美元。這一變化,可能與烏克蘭方面的強硬態度,以及國際社會的壓力有關。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美國獲得的經濟利益可以作為對烏克蘭的安全屏障,暗示了美國在協議中尋求的利益點。然而,澤連斯基總統對新的礦產協議草案表示不滿,認為其與此前框架“完全不同”,且不會承認美國將其視為償還戰時援助的手段。據路透社查閱的協議摘要,特朗普政府的最新提議甚至要求基輔向華盛頓提供控制烏克蘭資源的基金的所有利潤,直到烏方償還所有美國戰時援助及利息為止。
儘管美國在償還金額上有所讓步,但其對烏克蘭礦產資源的興趣並未減弱。美國希望通過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確保在戰後重建時期,能夠獲得對關鍵礦產資源的控制權。這不僅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也有助於其在全球供應鏈中保持競爭優勢。然而,烏克蘭方面對此持謹慎態度,不希望過度犧牲國家利益,以換取美國的援助。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表示,基輔正在與歐洲盟友商討軍援,並準備好隨時與美方進一步談判,顯示烏克蘭希望在與美國的談判中,尋求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最終協議的文本顯示,協議共11點內容,但澤連斯基強調最終版本不涉及美國將其視為償還軍援的條件。
總而言之,美烏礦產協議的談判過程,充滿了複雜的政治和經濟考量。美國在軍事援助和資源獲取之間尋求平衡,而烏克蘭則努力維護國家主權和利益。儘管美國在償還金額上有所調整,但其對烏克蘭礦產資源的興趣依然濃厚。最終的協議能否達成,以及協議的具體內容,將對烏克蘭的戰後重建和美國的全球戰略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