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共工程項目,近年來屢次出現工業意外,引發社會對工程安全的高度關注。令人憂慮的是,部分工務工程的承建商,即使在安全表現評分上表現不佳,甚至排名墊底,仍然能夠憑藉低價成功投標。這種現象不僅暴露了現行招標制度的漏洞,更可能導致工程質量下降,甚至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申訴專員陳積志近期指出,公署抽選的12個發生致命工業意外的工務工程項目中,有多個中標者在工地安全相關的分數比其他承建商低,顯示問題的嚴重性。
現行的招標制度,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時,似乎過於強調價格因素,而忽略了安全表現的重要性。許多承建商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往往採取低價搶標的策略。為了壓低成本,他們可能會削減安全開支,例如減少安全培訓、疏於設備維護、甚至聘用不合格的工人。這種短視行為,最終會導致工程安全風險增加,工業意外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報導指出,工程師學會認為,本港多個地盤接連發生工業意外的主因,正是承建商為了低價搶標,而削減了安全相關的開支。立法會議員也曾指出,不尋常的低標價往往會導致工程延誤、“爛尾”、出現安全和質量問題,甚至出現中標價以外的索償和追加開支。
這種情況下,如何改善現行的招標制度,以確保工程安全,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方面,政府應加強對承建商安全表現的評估,將其作為招標的重要指標。除了參考過去的安全記錄外,還應要求承建商提交詳細的安全管理計劃,並定期進行檢查和評估。另一方面,政府應提高對工程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強對工地現場的巡查和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安全隱患。此外,還應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以震懾不法承建商。瑞安承建有限公司在房委會的建築工程承建商表現評分制中獲得評為第一,證明了誠信可靠和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也為其他承建商樹立了榜樣。
值得注意的是,分判制度也可能加劇工程安全風險。由於分判商通常規模較小,資金和技術實力有限,他們可能更傾向於採取低價策略,而忽略安全管理。因此,政府應加強對分判商的監管,確保他們符合相關的安全標準和規定。此外,總承建商應對其分判商的安全表現負責,並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立法會議員也曾討論過分判制度的問題,認為這樣容易導致工程質量和安全問題。
總而言之,多項工務工程承建商安全表現弱仍憑價低中標的現象,反映了現行招標制度的缺陷。為了確保工程安全,政府應加強對承建商安全表現的評估和監管,提高對工程安全的重視程度,並完善分判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降低工業意外的發生率,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並確保公共工程的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