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將於4月22日起在香港島多個地點,利用運輸署的閉路電視(CCTV)影片,加強票控違例司機。此舉旨在提升交通秩序,改善塞車情況,並藉此震懾違規駕駛行為。消息一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部分立法會議員亦對此舉的私隱保障問題表達關注。
近年來,香港的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在中環、灣仔等商業核心區,交通壓力更是巨大。為了緩解交通壓力,提升道路使用效率,香港政府一直積極尋求各種解決方案。除了加強公共交通建設、優化道路規劃外,加強交通執法也是重要一環。過去,警方主要依靠巡邏警員進行交通執法,但效率相對較低,覆蓋範圍有限。而利用現有的CCTV資源,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執法的不足,實現更廣泛、更高效的交通監控。
此次警方與運輸署合作,利用運輸署已有的CCTV網絡進行交通違例執法,是香港交通管理方面的一項創新嘗試。根據報導,首批試行地點包括港島區的四個交通黑點,警方將透過CCTV影片,捕捉違例停車、闖紅燈、不禮讓行人等常見的交通違規行為,並對違規司機進行罰款。值得注意的是,警方表示將會仔細研究相關法律條文,確保執法過程合法合規,並充分保障市民的私隱權。
然而,此舉也引發了部分市民對私隱問題的擔憂。有聲音指出,CCTV監控範圍廣泛,可能會侵犯市民的個人私隱。立法會議員亦建議,在利用CCTV進行交通執法的同時,應考慮引入人工智能(AI)技術,協助分析影片,提高執法效率,但同時也要加強對AI系統的監管,確保其不會濫用數據,侵犯市民的私隱權。此外,如何確保CCTV影片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如果影片存在模糊不清、角度不佳等問題,可能會導致誤判,影響執法的公正性。
事實上,運輸署與警方利用CCTV監控交通並非首次。早在2022年,運輸署與警方就已測試利用閉路電視攝影機打擊違例泊車,並已在中環皇后大道中等地區設置相關設備。當時的測試結果顯示,利用CCTV監控可以有效減少違例泊車行為,提升道路使用效率。此次擴大CCTV監控範圍,並將其應用於更廣泛的交通違規行為,是基於前期測試的成功經驗。
總而言之,警方利用運輸署CCTV影片進行交通執法,是提升香港交通管理效率的一項重要舉措。雖然此舉引發了部分私隱方面的擔憂,但只要在執法過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市民的合法權益,並加強對相關技術的監管,相信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秩序,提升道路安全,為市民創造更便捷、更舒適的出行環境。未來,香港的交通管理或許將會更加智能化、精細化,為建設更美好的城市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