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近日傳出中國大陸已下令國內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公司飛機的後續交付,甚至擴大至禁止向美國公司採購飛機相關設備和零件。此舉被視為北京對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提高關稅的反制措施,也讓全球航空產業面臨新的挑戰。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並非一朝一夕,早在前幾年就已開始,雙方在關稅、知識產權、貿易逆差等問題上持續對抗。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也隨之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對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等加徵關稅。此次事件的導火線,是美國近期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針對的是中國在鋼鐵、鋁等產業的補貼行為。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指出,中國此次的禁令,正是對此項關稅措施的回應。
中國大陸的這一舉措,對波音公司無疑是一大打擊。波音作為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商之一,中國市場一直是其重要的客戶。根據波音公司的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預計未來20年內將需要超過8000架新飛機。中國航空公司大量採購波音飛機,不僅為波音帶來了巨大的收入,也促進了美國航空產業的發展。此次禁令,將直接影響波音的產能和營收,甚至可能導致其供應鏈出現問題。不僅如此,中國也要求國內航空公司停止向美國公司採購飛機相關設備和零件,這將進一步加劇波音的困境。
除了對波音公司造成影響,中國的禁令也可能對全球航空產業產生連鎖反應。波音的供應鏈涉及眾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日本、加拿大等。如果波音的生產受到影響,其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也將受到波及。此外,中國的航空公司如果無法及時獲得新的飛機和零件,可能會影響其運力,進而導致航班延誤或取消,對旅客造成不便。值得注意的是,預料飛機禁令對那些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前就完成了交割和支付的飛機無影響,會按照個案處理,允許這些飛機進入中國。
面對日益嚴峻的貿易戰,各方都在尋求解決方案。美國政府表示,願意與中國進行談判,尋求解決貿易爭端。然而,雙方在核心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談判進展緩慢。中國方面則強調,維護國家利益和主權是底線,不會在壓力下做出妥協。未來中美貿易戰的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和產業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國在航空領域的自主能力提升,也成為此次事件後值得關注的焦點。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的研發和生產,將有助於中國減少對美國飛機的依賴,提升其在航空產業的競爭力。